A02: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6月2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由谭
何必要闹得“鸡犬不宁”
姚荣铨

  姚荣铨

  玉林在夏至时节举办个“狗肉节”,一批消息灵通人士闻讯赶去,不是去看热闹,而是与卖狗肉、吃狗肉的人闹得不可开交,用得上一句成语“鸡犬不宁”吧。

  这个成语出于柳宗元的《河东先生集》,倒也说明唐朝养鸡畜犬甚为普遍。想当年畜犬与养鸡一样为了看家兼食用,并不像如今的许多女士、先生那般是为了“宠爱”。这是有野史、正史可以为证的。相传“平民皇帝”刘邦未发迹时,曾有位屠狗卖狗肉的穷弟兄樊哙,穷兄老是白吃狗肉,贫弟只好将摊位迁到对岸去躲避,穷兄却还是穷追不舍,巧的是生意蛮好连肉骨头也无剩余。于是两人来到岸边渡河回家,恰睹一只老鼋送上门来,刘邦与樊哙合力把那大鼋宰了,扛回家去与狗肉共煮一锅,由此发明了闻名天下的一道美食“沛县鼋汤狗肉”!再者,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当上皇帝的刘邦,平定九江王英布,班师还朝击筑高唱“大风起兮云飞扬”,与父老兄弟共享的正是“狗肉宴”,台湾美食大师朱振藩在《食家列传》中考证出御厨是用硝腌去腥、再加五味香料焖烧而成了“五味狗肉”,如此这般竟把草根普食的狗肉提高到了“皇家御食”地步。

  古人食狗肉由普及到提高,怎么又会由盛行而衰退呢?《五灯会元》上说道,“有般名利之徒为人天师,悬羊头,卖狗肉,坏后进初机,灭先圣洪范。”宋朝普济和尚也许无意中传给了今人“瞬变消息”,汉兴宋衰的狗肉成了不吃香的劣等货色乃属历史的自然淘汰。同朝的东坡居士贬到黄州,囊空如洗,吃不起等高价贵羊头,只好动脑筋到“价贱如粪土”的猪肉上,经其精心烹饪贡献出了至今脍炙人口的“东坡肉”。现在猪肉成为国人“主流肉食”,既与东坡后继有人、不断抬高猪的身价有关,或许更与“猪多肥多粮多”可以促进农业大国发展、解决众多人口的食有粮不无关系。

  尽管在古画上曾见到贵妇人已拥有“宠爱之犬”任其玩耍,但平民百姓依旧是养狗吃狗肉来营养或者谋生呵。如今改革开放了,奔小康了,开始出现一部分人先富从而产生相当多的“温女饱男”了,出现了成群“宠犬族”以及与国际接轨的“动物保护人士”,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了。但是,大家既然都认为社会须和谐,法制该健全,人家养狗卖狗肉和创办狗肉节,只要没有触及国法红线,就何必去闹得人家“鸡犬不宁”呢?有人解释,和者人人有饭吃,谐者大家皆可言。玉林办狗肉节的是非曲直,通过理性讨论、换位思考、包容互谅,完全有可能妥善解决而“和平共处”。笔者说成语、讲故事,只是希望平息社会戾气,“笑着向昨天告别”而已,而已。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新民资讯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旅游资讯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阅读/连载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8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9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0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1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2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阳光天地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广告
奶粉进药店并非一劳永逸
毕业季
跳蚤市场
影响政府公信力的不仅是决策
“连坐”
何必要闹得“鸡犬不宁”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2何必要闹得“鸡犬不宁” 2014-06-24 2 2014年06月2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