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7月2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观众的闵慧芬
史明
  史明

  那是2003年3月两会期间,一天晚上,文化部在北京世纪剧院举行慰问两会代表的文艺演出,中央芭蕾舞团豪华阵容出演经典剧《红色娘子军》。中场休息时,一些代表站到了乐池前,感兴趣地看乐手们调试乐器。一位着装俭朴但难掩气质的中年女性,与年轻而胖胖的乐团指挥用上海话交谈了几句后,又和另一位女代表有了下面一段对话。

  “这是谁呀?”“喔,这是我那小子。”“呦,你儿子真棒啊!”当时,我站在她们身后,而当她俩转身离开时,我蓦地想起看过一篇文章,讲的是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慧芬和她的儿子、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指挥刘炬的故事。“今晚的指挥是刘炬,那刚才这位就是闵慧芬了?”我的脑子里一下弄清了里面的关系。但当我回身再找闵慧芬时,却已不见踪影。可我想一定要找到她,因为有一句话要转达。再有,作为记者,职业敏感也要求我不能丢掉这样的好机会。

  幸亏她没有去休息厅,幸亏中场休息有15分钟,凭着在电视上对她容貌的记忆,很快我就在10排偏左的区域发现了她。她的座位隔着走道3个座,我站在走道上先礼貌性地弯腰问道:“对不起,冒昧了,请问您是闵慧芬老师吗?”闵慧芬虽感突然,但非常客气地点了下头。我说,我们简单聊两句可以吗?闵慧芬笑了,并优雅地欠欠身示礼。她请我坐到她旁边的一个空位上谈。我婉谢,说快开演了,就这样随便聊两句吧。

  我问她身体康复得这么好,体育锻炼对她有帮助吗?她说:应该有吧。因人制宜,散步就是我很好的健身方式。我请她对儿子今天的指挥评价一下,第一次上剧场看儿子演出的闵慧芬不但没有夸奖,反只给了一个“基本可以”的分数。

  这时,开场的第一遍铃声响起,我赶快把要转达的话说给她:“闵老师,我母亲也是癌症患者,已健康生活21年,她非常钦佩您与病魔做斗争的勇气,她说这对她也是一种鼓舞!这么多年我一直希望能碰到机会把这句话转达给您。”

  “谢谢!愿我们大家都健康!”闵慧芬连声道。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5版: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要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新民法谭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长三角
   第A23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A24版:文化·旅游/长三角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6版:新民俱乐部
   第B07版:专版
   第B08版:广告
关于顾歌
兼容并蓄的课文选材
萨尔茨堡“深度游”
当观众的闵慧芬
国粹(剪纸)
从T恤“看相”
包包与欲望
今宵灯谜
新民晚报夜光杯A20当观众的闵慧芬 2014-07-21 2 2014年07月2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