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三里,众所周知的人体保健穴之一,中医《四穴总歌》就有“肚腹三里留”之说,大意是:要应付胃肠消化方面的问题,动用足三里穴即可。该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具体位置在弯膝盖的时候,小腿外侧近膝关节处有一个凹陷,往凹陷下四个手指宽,再继续向外一个手指宽的地方。这个穴位对消化系统有双向良性调节的作用,比如腹泻了按摩它可以止泻,便秘了按摩它可以通便。中医认为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足三里就是人体里的一株灵芝仙草,用好它,对人体几乎百利而无一害。
食物进入体内消化吸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柔软的胃肠道平滑肌不断地收缩,不断地蠕动,我们称之为机械性消化;与此同时,消化系统分泌出几升之多的富含各种消化酶(如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胰脂肪酶等)和有效成分(如胆汁)的消化液来分解食物,我们称之为化学性消化;动员肠道免疫系统对食物中的各种致病菌和抗原进行处理,我们称之为生物性消化。
这些消化方式都需要消耗人体的大量精力和能量,尤其是大量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更会给消化系统增加沉重负担,逼着胃肠道“加班工作”,而老年人消化功能已经开始退化,则无疑是雪上加霜。
对于老年人而言,有时单纯通过穴位助消化还远远不够,老年人普遍存在消化酶不足引起的化学性消化不良。这不仅与老年期退行性病变有关,也与动脉粥样硬化密不可分。所以配合“足三里”一起应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酶”的及时补充更是关键。临床上常用的消化酶制剂有许多种,如传统的多酶片、胃蛋白酶、含有丰富胰消化酶的新一代消化酶制剂等。消化不良的老年人遵医嘱用药,能改善各类物质的消化吸收,消除胃肠道的气体,减轻腹胀。
在夏季,运用“新招”,刺激足三里,疏通经络,调理脾胃,使气血生化有源,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同时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尽情享受口福。 袁缨 本版图片 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