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常年与中文节目打交道,大悟认识了很多从事中日文化与新闻传播报道的同行。三四年前,在大悟推动下,来自日本和中国的一些媒体人组成了“长久会”,取自苏轼词句“但愿人长久”,希望为促进日中关系向好的方向发展尽一点力。“参会的有NHK、共同社、每日新闻社的记者编辑,也有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朋友。”大悟告诉记者,虽然长久会不是正式组织,但“一年会举办好几次活动,有时也会有研究日中问题的专家参加”。她认为,加强两国媒体人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有助增加对对方国家的了解,从更加客观的角度报道新闻。
在大悟引荐下,记者见到了来自每日新闻社的评论员金子秀敏、NHK媒体研究所的山田贤一以及共同通讯社的编辑石山俊彦,他们都是长久会的成员。
研究中日媒体的山田十分熟悉两国媒体对中日关系的报道情况,对于中日关系近年来的越发紧张,他认为两国媒体也负有一定责任。山田指出,面对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大部分日本民众在心态上仍未能接受,对中国未来发展也有些“摸不着头脑”,反而从涉华负面新闻中寻找心理安慰。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媒体未能帮助民众尽快调整想法,而是出于商业考量,过于迎合舆论,只报道中国的负面消息,使民众通过他们非常信任的媒体的报道,产生了越发严重的对华恐惧心理。同时他认为,中国部分媒体的涉日报道好炒作、好吸引眼球,也是不负责任的。
而金子道出了大部分日本民众的担忧。他说,从日本媒体关于中国增加军备、参加军演的报道来看,中国似乎“没有外交战略,只有军事战略”。如此一来,安倍修改和平宪法、解禁集体自卫权似乎就变得“合情合理”。
然而,金子、山田与石山都认为,安倍近期支持率下降足以说明其政策不得人心。山田认为,安倍在修改和平宪法解释、解禁集体自卫权之后没有急着修改与集体自卫权有关的法律,正是因为考虑到支持率下降的因素。
对于安倍这一系列做法,大悟表示难以理解。“他曾在小泉任首相时在内阁任职,很清楚参拜靖国神社的后果,也一定知道搞坏与中国的关系会影响支持率。”大悟提到,安倍2006年9月26日第一次就任日本首相后10天就访问中国和韩国,打破了日本首相就任后首先访问美国的惯例。“我无法理解,他第二任期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也许是他身边的人变了。”
大悟表示,尽管许多日本民众对中国存在恐惧心理,但她参与制作的NHK中文节目《听友遍天下,波短情长之话筒传递》很受日本听众欢迎。“这档节目邀请听友向对方国家听友提问、解答对方国家听友的问题。一开始,我以为听友们可能不会对这种形式感兴趣,没想到人气很旺。”日本听友甚至先于中国听友组成了听友会,组队前往NHK演播室争取参加节目录制的机会。“我认为,日本人对中国依然兴趣浓厚,中国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依然对日本年轻人充满吸引力,而不只是日本动漫、Cosplay吸引中国年轻人这样的单向文化传递。”大悟说,正是在这种双向文化交流中,日中两国民众,尤其是年轻人才能更好地了解对方。
大悟希望,无论两国关系如何,长久会的活动都能继续下去,两国媒体人能共同担负起促进日中友好的重任。 特派记者 齐旭
(本报东京8月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