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是晚上8点开始,我7点半过一点到,现场已经坐满,到后来,后排空地儿和走道都被挤满,工作人员不得不建议有座儿的读者把椅子朝前搬,给后排腾出更多的空间站人。事实上,这并不是一个畅销作家的讲座,主要议题是美国创意写作课程历史、理念以及如何教授和写好创意文学,多少是偏专业性的,但参加者的踊跃超过了主办方的预期,现场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占了9成以上,而且都听得非常仔细,几乎没有人提前退场,很多人在做笔记。
我从第一届开始采访上海书展,观展人数一直很多,但观的是什么人展的是什么书,还是产生了一些变化的。曾经有两年,书展上来了很多娱乐明星,推写真集或是类写真集的自传,引来粉丝围追堵截,尖叫欢呼,热闹是热闹了,但离阅读的本意似乎远了点。近年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娱乐明星来得少了,阅读的品种依然丰富,但严肃、专业的活动数量在增加,从今年上海国际文学周的活动列表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衡量一个书展成功与否,观众人数、图书码洋不是仅有的标准,如果书展这十余年来产生的变化,能够代表书展潜移默化中对上海城市阅读生态的改变,那就说明它的确有成功之处。
夏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