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处处留墨,有的甚至开出价格不菲的“润笔费”,一俟乌纱落地,官气“墨宝”在一夜之间也就成了让人不忍直视的“遗羞”。但问题是,当某个官员在任时,大家都觉得其“字字如金”,求者如蝇;当他落马时,大家又像清除“牛皮癣”一般,弃之如敝屣。这种前后反差,也会让相关单位的公众形象大打折扣。
其实还有另一可行途径处理落马官员“墨宝”:继续保留之,以警示后人。有些落马官员的题字,算得上是书法艺术,比如贪官胡长清。如果这类落马官员的书法艺术与个人贪腐行为无关,且寓意较好,可以保留。宋朝秦桧是个大奸臣,可他的墨宝至今还保留甚多,因为秦桧的书法功底,并不比历史上一些书法名人差,这是尊重历史的表现。
即便落马官员的“墨宝”算不上书法艺术,也可以当作反面教材留存,让已经作古的辉煌,与如今的罪责形成鲜明对照。也有网友建议,专门建个落马官员“墨宝”博物馆,这是个不错的主意,集中展示贪官“墨宝”,警示效果恐怕会更大。
其实,当前我们最应该铲除的是到处题字留墨的官本位行为。
(何勇海 全文刊广州日报 本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