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女人是水做的。”其实男人也是水做的,岂止人,一切生物体,不论动物、植物,甚至细菌都含水,也就是“水做的”。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婴儿身体里80%都是水,成人也有70%,换句话说,100斤重的人,其中70斤是水。人体内的水是不断地新陈代谢,水分会从大便、小便、出汗、呼气中排出,还要参与身体构造,所以人需要不断地补充水分,以维持水在人体内的收支平衡。若是缺少了,便会影响健康。
人需要喝水,中国卫生部曾发布过一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的文件,其中提到每人每天饮1200~1600毫升水。当然,夏季可能要多些,冬天可以少点;干体力活的可能需要多些,整天休闲的可以少点,倒也无需限定。
这1200~1600毫升水怎么个喝法呢?一次喝下去肚子太胀,有人研究了:一天24小时,去掉睡眠的8小时,把这些水平均分配,每小时喝75~100毫升,到也“科学”,只是太烦琐了些,也没这个必要。大致一天三、四大杯水,上午、下午、晚上各一杯,喜欢喝水的、感到口渴的,随时再多喝些便了。
有人说:“早晨起床要喝一杯水,因为一夜没喝水,身体缺水,血液浓缩,容易形成血栓。”这话也不错,有心脑血管病基础的老人宜加注意。若非有此基础者,早晨起来就喝水也好,不然用早餐时进些流体食物也行。又有人说:“晚上不能喝水,不然夜里尿多影响睡眠。”这话也不错。不过,人在睡眠时肾脏有浓缩尿液的功能,夜间多尿实多见于肾脏对浓缩尿液的功能减退的老人、而非只因多喝水引起,当然,临睡之前大量饮水也不相宜。还有人说:“不要等口渴了再饮水,口渴了身体已经缺水了”。不等口渴就饮水,也赞成。不过口渴了,说明身体需要水了,再喝水也行。身体缺水时就口渴,是人体的保护性反应,口渴了便喝水很正常。
总而言之,除了部分肾脏病、肝腹水与心力衰竭者外,多喝点水好,多饮则多尿,尿中多为应排泄之废物,自然以多排掉些好。尤其是血中尿酸含量高的、患有肾结石、泌尿道感染之人更应多饮些水。
至于喝什么水好,国家对自来水订有质量标准,只要符合标准,便可饮用。如今又有了许多矿泉水、蒸馏水、太空水、离子水、加氧水等等,各唱各的调,都说自己的好。其实对于饮用水,基本的要求只是清洁、无害两项而已。
以饮料代水是人的智慧。茶与咖啡是世界性饮料,可以喝些。盐开水是不必要的,人们每天摄入之盐多已超标,更多摄入可引发高血压。以啤酒代水决可不取,虽说啤酒中酒精浓度不高,但大量饮用,其中酒精对健康之危害“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