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本版列表新闻
食神会~~~
食神会~~~
食神会~~~
食神会~~~
食神会~~~
     
2014年09月11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食神会
鲃肺汤
戴勤锋
  文 / 戴勤锋

  “鲃肺汤”是苏州的传统名菜,尤以木渎古镇的“石家饭店”最为正宗。

  每年八到十月,正是太湖鲃鱼最肥美的时候,也是吃“鲃肺汤”的最好季节。鲃鱼原名斑鱼,长三寸左右,模样有点像河豚,以鱼肝肥嫩、肉质细腻著称。每年初秋,斑鱼会从长江游到太湖来繁衍生息,冬至过后就不见踪迹,因此也给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而用斑鱼肝制作各种菜肴,早在清代的苏州地区就很盛行,在袁枚所著的《随园食单》中就有记载:“斑鱼最嫩。剥皮去秽,分肝肉二种,以鸡汤煨之,下酒三份、水二份、秋油一份。起锅时加姜汁一大碗、葱数茎以去腥气。”但那时此菜并不出名,只是将其作为一种时令菜来品尝。那么“斑肝汤”缘何变成了“鲃肺汤”呢?原来,其间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1929年秋,著名书法家、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偕夫人到太湖游玩,归途中路经木渎,就在石家饭店用餐。为招待于先生,店家特地做了道斑肝汤,没想到于先生食后赞不绝口,忙请老板过来介绍这道菜的名称与做法。谁知老板满口吴音,使籍贯陕西的于先生错将“斑肝”听成了“鲃肺”,于是在现场挥毫题诗时写道:老桂花开天下香,看花走遍大湖旁。归舟木渎犹堪记,多谢石家鲃肺汤。当时为诗中的这个“鲃”字,有人在报纸上写文讽刺于先生不辨“斑”、“鲃”,从而引起了一场笔墨官司。谁知报纸上争来争去,却把此菜的名声越炒越大,最终不但“斑肝汤”为“鲃肺汤”所取代,而且还成为名扬大江南北的佳肴。

  鲃肺汤之所以味道鲜美,关键在于选料和火候。鲃鱼要选生长在太湖木渎一带水域的为佳,而鸡汤则要用农家放养的土鸡炖制。烹饪前,先将鲜活的鲃鱼除去鱼皮、内脏和鱼骨,把清理出的鱼肝和鱼肉,放清水中撕去黏膜、洗净血污,再将它们分别切成两片放入碗中,加精盐、绍酒、胡椒粉各少许拌匀稍腌;然后把炒锅置于旺火上,加入炖好的鸡汤烧沸,将鱼片、鱼肝放入,等再次烧开时,撇去浮沫,放火腿片、笋片、香菇片、豌豆苗以及适量的调料,稍加焖煮便可大快朵颐。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专版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专版
   第A26版:上海新城区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热点/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4版:人物/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14版:百货/市场咨询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6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7版:广告
   第B28版:广告
鲃肺汤
家庭菜谱
不同醋做不同菜
厨房里的小窍门
佳节无荤胜有荤
新民晚报好吃周刊/我家厨房B11鲃肺汤 2014-09-11 2 2014年09月1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