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二季度以来,明显感觉到汽车经销商库存压力在逐月增加。根据此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公布数据,经销商库存系数已经在4月、5月连续两个月超过警戒线水平,而6月的经销商库存指数又持续大幅走高,达到今年最高水平;7月份是夏季最炎热的月份,完全进入淡季,部分消费者处于持币待购状态,经销商市场活动减少,加之7月初世界杯进入高潮,对市场销量影响比较大,因此仍处于高库存水平。预计8月份,受反垄断政策的影响,部分豪车及日系车消费者持币待购的心态将更加明显,经销商库存压力不会有明显改善,形势同样不容乐观。
当前国内汽车经销商面临着三大困境,一是汽车生产厂家产能严重过剩,只能向汽车经销商压库,造成了严重的库存压力;二是渠道建设的速度高于销售的速度,经销商盈利水平呈现下降趋势;三是产能释放快于需求增长的矛盾进一步加剧,汽车生产的增速高于销售的增速。
不少业内人士对此不无担忧,车市允许有泡沫,但泡沫必须存在于合理范围内。压库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的库存压力,但却造成了大量的经销商库存,这对经销商是一种不公平,同时对社会资源是种浪费,并加剧了车价的动荡,对市场走势和企业长远发展大为不利,因此要特别警惕“压库”卷土重来。
尽管目前有些人士认为,汽车业目前还不存在”产能过剩”,但以笔者之见,库存系数连续4月超警戒运行,毕竟是一个危险信号,不能掉以轻心。在未来一段时间,中国汽车市场的矛盾就是产能释放过度和有效需求不足。目前汽车经销商在新车销售方面基本处于全行业亏损状态,中国的汽车产业正处于转型期,开始形成买方市场,从注重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型,
如今,“库存上升”现象已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是产能过剩、还是市场萎缩?是技术转化能力过快、还是新车只换壳不换芯?等待着中国汽车厂家和理智的消费者去做更深的判断和思考。
不过,就当前而言,尽快将库存降下来乃当务之急。务必要根据实际情况,理性预估实际市场需求,合理控制库存水平,以防库存压力过大,导致经营风险。这是汽车厂家最不愿意看到的,但也是不得不面对的事情。 李永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