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患者到义工
7年前,卢纪山是一位躺在病床上的癌症患者。手术前,他辗转反侧,整夜失眠,两位穿着蓝马甲的人来到他床边聊天:“我们是东方医院义工,曾经也是肿瘤患者,不要害怕,你一定会康复的。”同样的经历,给了卢纪山康复的信心,直到进手术室的前一刻,“蓝马甲”们还陪在他身边,给他加油打气。
从手术到6次化疗,“蓝马甲”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帮助,当时的卢纪山说道:“要是我能好起来,就要和他们一样,做志愿者。”化疗结束后,身体逐渐恢复的卢纪山加入东方医院义工队伍,成为一名“蓝马甲”。
传递乐观精神
胃癌晚期患者5年存活率不足10%。东方医院肿瘤科主任高勇介绍说,卢纪山能活7年,主要在于他始终保持乐观精神。
每当在手术等候室陪伴即将手术的患者,卢纪山都会谈起自己当时等待手术的心情,然后握住病人的手说:“我在东方医院做过手术,当时和你现在的心情一样,很紧张,不妨我们一起做做深呼吸好吗?”
7年来,义工卢纪山几乎成为东方医院肿瘤科的“医助”。每当有依从性差、抗拒治疗的肿瘤患者,卢纪山和同伴们就来做心理疏导,将他豁达、乐观的生死观传达给癌症患者。
7年来,肿瘤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查房——医护、社工、义工共同查房,卢纪山的身影活跃在门诊、病房、走廊,汇聚越来越多的患者加入到义工队伍中。
爱心接力不断
今年7月,卢纪山胃癌复发,第二次住进东方医院肿瘤科。“蓝马甲”义工志愿者每天都会到病房看望卢纪山,安慰他的妻子。医院爱心基金、肿瘤科医护和义工多次为其送去慰问金。
高勇主任遗憾地说道,卢纪山由骨转移引发凝血异常,使血小板急速下降,经过全力抢救,因肿瘤负荷量太重,于25日下午丧失意识。
东方医院党委书记、心理专家孟馥惋惜地表示:“卢纪山已经成为东方医院乃至上海志愿者协会的一面旗帜。他的离世,对医院的医护和义工都是一个打击,但是我们会支持义工集体,将志愿者精神发扬光大。”
近期,医院将专门为义工开展心理疏导,并持续开展义工免费体检、就医绿色通道等回馈义工,以此纪念卢纪山为医疗事业所作的贡献,将爱心的接力棒传给更多的人。
本报记者 金恒 通讯员 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