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申城社区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纽约大学成为潍坊社区新“居民”
~~~上海纽约大学成为潍坊社区新“居民”
~~~上海纽约大学成为潍坊社区新“居民”
~~~上海纽约大学成为潍坊社区新“居民”
~~~上海纽约大学成为潍坊社区新“居民”
~~~上海纽约大学成为潍坊社区新“居民”
~~~上海纽约大学成为潍坊社区新“居民”
     
2014年09月2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阿拉隔壁来了交关“混血”邻居
上海纽约大学成为潍坊社区新“居民”
宋宁华 胡芮默
  近日,坐落于浦东新区潍坊社区世纪大道旁的一幢15层大楼正式启用,这就是上海纽约大学(以下简称“上纽大”)。近千名来自世界各国的师生来到这里学习、办公,潍坊也成了他们的“新家”。

  没有围墙 居民充满新奇

  新校区没有围墙,只有通过大楼下的校牌和紫色横幅才能辨别出这里是所学校。

  家住香榭丽花园的毛先生当天正巧从门口路过,他本以为这里是新开的写字楼,最近才知道是纽约大学搬到了自家门口,“现在家门口有了新地标,以后就可以跟朋友说我住在上海纽约大学旁边,想想都觉得高端洋气上档次。”

  虽从外观上看,上纽大只有一栋教学楼,但在学校的教学理念中,潍坊、陆家嘴乃至整个浦东都是大学校区。学生可以直接去源深体育中心开展日常锻炼与体育课程,与上海市科技馆进行合作项目,去东方艺术中心接受文化艺术熏陶,在期货交易中心实习,与企业高管一起喝下午茶……

  除了毛先生,还有住在附近的许多居民闻讯也赶来一探究竟。在得知上纽大为了保障学生安全暂不对市民开放时,居民们纷纷表示理解。而对于这样中外合办的“混血”大学,大家都充满好奇:教室、宿舍是什么样的?教学设备和普通大学有什么区别?课程设置有什么不同?

  上纽大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采用全英文教学,学生之间也都是用英文交流。教学楼内七成以上的教室只能坐16-20人,课桌椅的位子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布局,其中视听室内的座椅还可以360度旋转。同时,每个教室内侧的墙上都有超大白板供学生随手涂鸦。地下一楼设有乒乓球和桌式足球、二楼有咖啡馆,遍布大楼的“公共开放空间”内配有舒适的沙发及iPad供师生们休闲放松。此外,整个四楼都是图书馆,师生们可以登录纽约大学的全球图书馆数据库,两天之内借到大洋彼岸纽约大学图书馆的藏书……食堂则位于地下一层,有各国料理供学生选择。食堂拥有全自动结账系统,用餐师生只要把餐盘放到机器上,就能计算出价格。

  新生报到 居民热心引路

  上纽大的新生注册报到现场,除了个别新生有家长陪同外,大多数新生都是独自前来。当天,学生事务部在宿舍里为新生们准备了带有上纽大标志的毯子、洗衣袋和一件限量版的T恤衫。

  晚饭时,许多新生已迫不及待穿上了新T恤,在大二“老生”带领下分成30队到附近用餐。由于每组都有近10名学生,于是步行和地铁成了最热门的交通方式。

  在步行到地铁站的途中,身穿上纽大T恤的中外学生队伍也引起了来往居民的注意,有的居民热心指路,有的居民上前询问学生入学流程和学校情况,有的甚至将自己的电话号码留给了学生。“以后大家都是邻居了,他们既然来到潍坊,我们就应该把他们当家人看待,希望能够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一名热心居民说。

  对于居民们的热情,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也纷纷表示感动。记者了解到,目前潍坊街道团委已经积极和学校对接,今后,学校将安排学生们到附近社区开展志愿服务,让社区成为中外学生们的“第二课堂”。

  本报记者 宋宁华 通讯员 胡芮默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百姓故事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新闻面对面
   第A08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09版:新民图视绘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第17届亚运会特别报道
   第A12版:第17届亚运会特别报道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第17届亚运会特别报道
   第A15版:申城社区
   第A16版:新民资讯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广告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阿拉隔壁来了交关“混血”邻居
无障碍通道十年未建成 多部门合力一月破难题
长宁区打造三十分钟体育生活圈
垃圾分类做得好 账户积分得实惠
曹琪能 三林“非遗达人”
金振华 社区“钢琴达人”
双胞胎的“小熊维尼”哥哥
新民晚报申城社区A15阿拉隔壁来了交关“混血”邻居 2014-09-21 2 2014年09月2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