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大学生的“宪哥”;他的一堂课,能来五百学生占位抢座,最后角角落落都挤满人。他,就是华东政法大学年近花甲的刘宪权教授。多次在媒体上看到他的法学文章,虽然屡屡认同其观点,但不讳言地讲,在媒体上汲汲求名,对教学的本质工作没兴趣,更谈不上对学生负责的所谓学者,见多不怪了。所以,这个讲课充满激情,总是一个个问题“抓着”学生思考,节奏很快,让学生根本来不及分神,却又倍感过瘾的刘教授,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刘宪权希望,在大众化的教育平台上,多培养一些法学精英。正因为有这般抱负,他才能总是情绪饱满地投入教学。他讲课出神入化,原因是他既有深厚的科研基底,更有积极入世的“操作训练”。他深信一个学生碰到一位好老师,是一种幸运,他努力成为学生的幸运。
“没有上过宪哥的刑法课,大学生活不完整”,学生对“宪哥”的热情无以复加。国之将兴,必尊师而重傅。假若为师如宪权,那要学生、社会尊师重傅,又有何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