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2: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读尤今作品《香伯》有感
~~~——读尤今作品《香伯》有感
~~~——读尤今作品《香伯》有感
~~~——读尤今作品《香伯》有感
~~~——读尤今作品《香伯》有感
~~~——读尤今作品《香伯》有感
     
2014年09月2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热爱造就极致
——读尤今作品《香伯》有感
朱婧怡
  朱婧怡

  静教院附校初二(3)班

  尤今的文章,多把目光聚焦于一些城市里的“小人物”。他们常常在某个鲜为人知的“街边角落”,兢兢业业地坚持着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比如说“香伯”。他们很平凡,但在尤今的细腻的描绘下,却透着令人动容的韧性,使人回味良久。

  初读文章,心生疑团:为何尤今笔下的人们,都把一项手艺贯穿了整个生命,而且乐此不疲?思索着,我想到了我的外公。

  鼻梁上架着眼镜,后面是一对笑眯眯的眼睛,眼里透着智慧的光芒。幽默风趣,健谈爽朗,足下生风,谁也没想到外公今年已经78岁了。他是一位专攻癌症的老医生,至今,还在到处奔波为人治病。他好像从不知疲倦:有时,他戴着老花镜挑灯夜战,看书至深夜,只为了攻克一个问题;又有时,他为了不让我们担心,瞒着我们一个人乘飞机辗转至外省,只为去查看一种治疗仪器;他常挎着个黑色小背包,在寒风凛冽的冬天独自东奔西走;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他还自学了如何操作智能手机与电脑。在从医的五十多年里,他挽救了无数条在死亡线上徘徊的生命,获得了无数患者家属的赞誉。即便如此,为他的安全与健康考虑,我们都劝他别再忙碌了,可外公拒绝得很干脆:我活着,就是要给别人治病。活到老,“医”到老,不然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那一瞬间,外公朴实却坚定的话语使我豁然开朗,我又想到了“香伯”。他在老街上的老屋里,把一生的时间都献给了“香饼”。尤今小时候尝过的饼,等到已成人妇的年龄再尝,味道一如从前,饼皮薄如蝉翼,内馅“不腻、不滞、不粘牙”。在文中,尤今这样描述香伯做饼的情形:“他的神情,是这样的专注、是这样的虔诚,好似他做的是惊世骇俗的艺术品、是举世无双的雕刻品。”我方才真正领悟:可贵的不是饼的味道有多么唇齿留香,而是那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早已胜过了饼原本的味道。“香伯”已不止在做饼,他在追求着完美,焕发着生命的光彩。荀子曰: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日日夜夜把心血付诸于“一个饼”的香伯,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而尤今笔下那煮牛肉面的瘦削老板与“香伯”也颇有几分相似。同样是十年如一日地劳动,他做面时,无论有多少顾客在等,他从不“粗制滥造”,且仍然“面带笑容、不温不火”,更难得的是他把每位客人的要求都记得清清楚楚。在劳劳碌碌的日子中,他那种“敬业爱业”的精神,是如今难得一见的。苏格拉底说,不懂得工作真义的人,视工作为苦役。而这位老板,是真正领悟了工作的真谛。

  此刻,外公四处奔波的身影、“香伯”专注揉面的身影、面摊老板娴熟制面的身影在我心里重叠在了一起,他们就是对坚持最好的诠释。是他们的坚持,造就了手中的 “极致”,而这份坚持,是源于对生活的热爱。正是这份无尽的、永不枯竭的热爱,使他们如同一颗颗星,在生命的长河中意义非凡、熠熠生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百姓故事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新闻面对面
   第A08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09版:新民图视绘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第17届亚运会特别报道
   第A12版:第17届亚运会特别报道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第17届亚运会特别报道
   第A15版:申城社区
   第A16版:新民资讯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广告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热爱造就极致
蜜蜂和采花姑娘(儿童画)
你怎么穿袜子
归途
乡下人家
游水博园
新民晚报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B12热爱造就极致 2014-09-21 2 2014年09月2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