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1:阅读/连载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9月23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穿布鞋的马云(2)
王利芬 李翔
  ◆ 王利芬 李翔

  游长城受启发,马云找到商业模式

  马云进一步确认自己要做亚洲互联网的想法,得益于他在长城上的一个发现。阿里巴巴成立之后,他回忆说:“我们在长城上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每块砖头上都写着‘张三王五到此一游,李四到此留念’,这是中国最早的BBS。中国人很喜欢BBS,我们不懂技术的人,用起来最方便、最能接受的方式就是BBS,所以从BBS开始入手。阿里巴巴实际上最早就是一个BBS,把每个人想买想卖的东西放在上面。那时候,马云觉得做电子商务是个不错的选择。

  回杭州后,他召集18人团队在家里开会。马云跟他们讲述了自己的构想,他想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电子商务公司。马云对那次会议做了全程录像。录像中,马云激情澎湃地对着大家演讲:“从现在起,我们要做一件伟大的事情,我们的B2B将为互联网服务模式带来一次革命!黑暗之中一起摸索,一起喊,我喊叫着往前冲的时候,你们都不要慌。你们拿着大刀,一直往前冲,十几个人往前冲有什么好慌的……”从录像中可以看到那17位成员有的坐着,有的站着,都在侧耳认真倾听。

  在这一次誓师大会上,马云对成员们讲了今后大家要做的事情,马云和成员们确定了创业目标后,便是筹集启动资金,团队自掏腰包募集,最终凑了50万。这是马云再次创业的第一笔启动资金。

  因为资金有限,马云租不起写字楼,只能将公司设立在湖畔花园150多平方米的住宅里,这是他在大学当老师时购买的住宅。他和同事们每天就在那个地上到处都是铺开了床铺的住房里工作。他们每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一直在不停地设计网页,修改方案,讨论创意,商量未来之路。

  1999年,中国到处充斥着互联网眼球经济,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在大肆宣传推广。因为只有造势才能吸引大家的关注,才能引来投资,在别的互联网公司不断造势的时候,阿里巴巴却出奇的安静,与当时热闹的互联网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对于外界这样那样的疑问,马云是这样回答的:“我们在闭门造车,1999年回到杭州之后,我们商量决定,6个月之内不主动对外宣传,一心一意把网站做好。”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马云和他的团队一起创立了今天的阿里巴巴。马云为公司取名“阿里巴巴”是出于他要做一个全球化网络公司的考量。在最初创立阿里巴巴的时候,他们就希望将来的一天阿里巴巴能成为全世界十大网商之一。所以它需要起一个全球化的名字,需要一个全世界都能记得住的名字。有一天马云在旧金山出差,他在街上发现“阿里巴巴”这个名字很有意思。后来刚好有个女服务员给他端来了咖啡,他问那位女士是否知道阿里巴巴,她回答说当然知道,是“open sesame(芝麻开门)”的意思。之后,马云就随机在街上找了60多个不同国家的人问他们是否知道阿里巴巴。所有人的答复都是知道,而且都认为这个名字很奇怪、有趣。就这样,“阿里巴巴”被选定为公司名。一是因为容易记,全世界的发音都是一样的;二是因为马云认为阿里巴巴是个善良正直的青年,他希望把财富分给别人而非自己独享。而这个跟马云创立公司的意图、给中小型企业带去财富的初衷非常相似。

  因为资金的限制,马云当时采取的营销方式就是完全靠人工一点一点到各种网站、BBS上去贴帖子宣传介绍。因为当时的网站相对来说还比较少,网民们的好奇心也很大,当一个人发现这个网站新奇的时候其他人也会跟着过来看看。就这样,阿里巴巴的流量逐渐大了起来。1999年10月,阿里巴巴中英文网站注册会员分别突破10000人,会员总数超过20000人。

  同时,马云也发挥了他善于演讲的优势,不停地在各个地方做演讲,不断地告诉大家“B2B模式最终将改变全球几千万商人的商业模式”。在这些演讲现场,马云激情无限地说:“电子商务是一个新的领域,我们最重要的是永远为你所激情的事情激情下去,做电子商务不容易,今天有这么多人在,我非常高兴。从事网络的人,尤其是这几年活下来的人,经历的事情太多……”

  这帮助马云吸引了很多媒体,包括国外媒体的注意。同时,也有很多风险投资者注意到了阿里巴巴这家杭州公司。

  六分钟,马云融资4000万美元

  就像硅谷流传着的著名的“餐巾纸”神话一样:创业者在咖啡馆的餐巾纸上涂涂抹抹,写下自己的创业想法和商业模式,然后拿到了风险投资,阿里巴巴拿到第二笔投资的过程今天已经被渲染为一个“神话”。

  马云的这个“神话”是用6分钟赢得孙正义4000万美元的投资。6分钟赢得全世界最成功的互联网投资人千万美元计的投资,而马云和阿里巴巴对此还犹犹豫豫、推三阻四。

  马云在1999年10月的一天,收到了摩根士丹利亚洲公司资深分析师古塔的一封电子邮件,说有一个人想和他见面,建议他去见见。当时马云刚获得高盛5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正忙于阿里巴巴的建设,便忽略了这封邮件。几天过后,古塔又打电话催促马云,并一再强调这个人对阿里巴巴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要马云一定重视。被古塔说得动了心,马云决定前往北京见一见这个神秘人物。

  来到北京后,古塔才告诉马云这个神秘的人物就是孙正义。在此之前,孙正义已经投资了新浪、网易等互联网公司,并获得了可观的回报。此时的孙正义正在北京富华大厦召开一个投资人与经理人的见面会。马云与孙正义的见面被安排在10月31日。刚刚完成一轮融资的马云可以说并不缺钱,他可以用第一轮融资的资金支撑公司运营一段时间。所以他们谈话的时候,马云并没抱着融资的想法,而只是介绍了一下他未来想做什么。马云仅说了6分钟,在对阿里巴巴完全没有实地考察的情况下,孙正义决定向阿里巴巴投资4000万美元,但是他要求占有公司49%的股份。见完孙正义,马云从北京回到杭州。与此同时,孙正义的团队也到了杭州。20天后,马云接到孙正义的邀请,赴日本东京与孙正义继续商谈投资事宜。

  第二次会面,马云提出了3个条件:一、阿里巴巴只接受软银一家投资,不再希望其他投资人进来;二、软银作为股东,不能只看眼前利益,不顾阿里巴巴的长远打算,必须以阿里巴巴的发展为重心,也就是说孙正义不要过分干涉阿里巴巴的运营事项;三、请孙正义担任阿里巴巴的董事。最后,孙正义投资3000万美元,占阿里巴巴30%的股份,但是拒绝了出任董事的要求,只同意担任阿里巴巴顾问。

  但是在马云回杭州后,经过冷静思考,他为在日本的决定后悔了:“我要那么多钱干什么呢?真是太愚蠢了。”马云担心软银持有阿里巴巴的股权比例过大,管理层股权稀释后失去话语权。他立刻开始了同软银的重新谈判,马云跟孙正义商量,表示只需要2000万美元,钱太多在某种层面上来讲会是坏事。最终孙正义同意2000万美元的投资。这对孙正义来说是投资经历中让步最多的一次。

  2000年硅谷互联网泡沫破灭,纳斯达克科技股纷纷大跌,此时再从市场上融资已经非常困难。但是凭借着这笔融资,阿里巴巴度过了随后而来的互联网寒冬。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第17届亚运会特别报道
   第A20版:第17届亚运会特别报道
   第A21版:第17届亚运会特别报道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专版
   第A25版:新民俱乐部
   第A26版:阳光天地
   第A27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8版:行业/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第B21版:旅游资讯
   第B22版:旅游资讯
   第B23版:旅游资讯
   第B24版:旅游资讯
穿布鞋的马云(2)
洗澡之后
吴昌硕评传
新民晚报阅读/连载A31穿布鞋的马云(2) 2014-09-23 2 2014年09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