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7: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9月2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灵光
苏剑秋
  苏剑秋

  英国著名大学城——剑桥,几个世纪的辉煌铸就无数科学界先驱。到剑桥,走走看看,感受着大科学家的精神内涵。

  在剑桥大学牛顿故居前,那株世界著名的苹果树,依旧郁郁葱葱,枝繁叶茂,招呼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朝拜者。还是那样亲切可人,人们宁愿相信,树下绿荫中仍会有灵光一现。人类的智慧和伟大发明往往产生于瞬间,苹果与牛顿的故事,丰富而耐人寻味。

  为世人所传至今的“苹果落地”启发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版本很多,到底哪个为准呢,牛顿的好朋友斯图克莱所记述的有关苹果落地的故事真实可信。在他所著的《牛顿生平传记》一文中提到:在1726年4月15日,我到牛顿寓所访谈一整天,牛顿说:“有一天,他在花园中思考引力问题的时候,一个苹果从树上落下来。这时他就想,为什么苹果总是垂直落向地面呢?为什么苹果不向外侧或向上运动,而总是向着地球中心运动呢?无疑地,这是地球向下拉着它,有一个向下的拉力作用在物体上,而且这个向下的拉力总和必须指向地球中心,而不是指向地球的其他部分。所以苹果总是垂直下落,或者总是朝向地球中心。苹果向着地球,也可看成是地球向着苹果,物体与物体之间是相互朝着对方运动的。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必须正比于它们的质量。这个力,我们称之为引力。”这段精彩的论述,是科学史上第一次直接引述牛顿的苹果落地后思考的结果,目前看来仍具绝对的权威性。

  我在瞻仰着苹果树,眼前浮现起牛顿在窗前在园中若有所思的情景,真切地感受到科学发现的伟大,以及造福于人类的科学家们的可敬。风风雨雨350多年这棵苹果树,依然新枝满冠,到剑桥的人,无不为之赞叹。不远处,一对身着博士服、头戴博士帽的青年男女缓缓朝苹果树走来,他们在此拍照留念,为的是沾沾科学家的灵气,是呵,科学的力量无穷,人类的进步靠的就是科学的发展。

  我定神一想,剑桥里还有一座康桥,得赶快去看看,此时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诗句在我耳际一遍遍回响着……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第17届亚运会特别报道
   第A20版:第17届亚运会特别报道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热点
   第A2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育儿
   第A28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9版:财经新闻
   第A30版:生态上海·秋之韵
   第A31版:广告
   第A32版:广告
   第A33版:广告
   第A34版:上海新城区
   第A35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36版:广告
   第A37版:夜光杯
   第A38版:夜光杯
   第A39版:连载
   第A40版:阅读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教育万象/新民教育
   第B03版:教育万象/新民教育
   第B04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科普达人
   第B06版:教育万象/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2版:我爱我车/汽车周刊
今年“闰九月”
音乐如梦
红楼收藏热
灵光
我与旧书店之缘
江湖清梦未应疏(中国画)
新民晚报夜光杯A37灵光 2014-09-24 2 2014年09月2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