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从《哈哈笑餐厅》看荧屏定制剧趋势
~~~——从《哈哈笑餐厅》看荧屏定制剧趋势
~~~——从《哈哈笑餐厅》看荧屏定制剧趋势
     
2014年10月0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拆“杂货铺” 开“专卖店”
——从《哈哈笑餐厅》看荧屏定制剧趋势
俞亮鑫
▲ 《哈哈笑餐厅》全家福
  新媒体的冲击让荧屏竞争一再升级。近来,不少电视台频道纷纷推出了适合自己观众定位的定制剧。试水自制,寻求“突围”,已成了应对之策。

  趁热打铁推定制

  目前正在电视剧频道热播的沪语海派情景喜剧《哈哈笑餐厅》,就是SMG影视剧中心的一次尝试。由于电视剧频道的观众对象主要是上海本地观众并以中老年为主,而不少新上海人也喜欢通过看沪语节目学习上海话,因此,《哈哈笑餐厅》就以本地笑星为主,播出后收视率果然大幅上升,比原时段节目高出了一倍以上。首次尝到定制剧甜头的电视剧频道决定趁热打铁,正在策划拍摄另两部新的定制情景剧。

  湖南芒果TV的首部定制剧《花样江湖》前不久刚在长沙杀青,湖南卫视活力主播沈梦辰、青春偶像MIC男团等主演纷纷加盟。作为国内首部主打“综艺古装剧”概念和“花样美少年”牌的剧集,《花样江湖》已完成了30集的拍摄量并进入后期制作阶段。目前,第二部定制剧《金牌红娘》也在北京趁热拍摄。

  拼播模式弊病多

  定制剧正在“原创+平台+定制”模式下持续发力,引领着电视行业的新潮流。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播火了,暑期又推出了偶像栏目剧《我的青春高八度》。央视今年也播出了定制古装大戏《舞乐传奇》,展现大唐的舞乐神韵和文化盛事。

  在欧美、日韩,定制剧早已成为各大电视台或电视网的主流。深入调查、了解观众的喜好后,各大电视台、电视网有针对性地进行电视剧的策划、创作、拍摄和播出,利用独具自身风格的电视剧来树立自身的品牌形象,已成了一种惯例,BBC、CBS、HBO等都拥有属于自己特色的定制电视剧品牌。但在中国,许多频道争播同一部剧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一度出现过十八家电视台同播一部《天龙八部》的怪现象。中国特有的这一电视剧拼播模式,使电视剧与播出平台的品牌粘合度极低,电视剧的定位和电视台的品牌毫不相干。一部优秀电视剧播火了,观众记住的也只是电视剧本身,而电视台则缺乏清晰的品牌辨识度。从明年元旦起,各地卫视将正式实施“一剧两星”的新政,这一政策制约,可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中国式拼播带来“千台一片”的弊病。

  定制潮流不可挡

  从拼播逐步跨越到定制,这是中国电视剧走向未来的必由之路,也是各电视台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制胜法宝。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教授说:“早期卫视以占有资源为主,现在将转变为差异化定制,排在前十的卫视,性格越来越清晰。”

  有人说,明年实施的“一剧两星”新政,将助推中国电视剧进入定制时代,因为,一部电视剧最多只能同时在两家上星频道播出,其实,这些新剧就是半部定制剧,也可称为“准定制剧”。随着“一剧两星”最终过渡到“一剧一星”,电视剧定制化将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对电视台来说,今后将不再是杂货铺,而将成为定位清晰的专卖店。

  本报记者 俞亮鑫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连载
   第A24版:专版
   第A25版:新民健康
   第A26版:名家/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健体
   第A28版:妇幼/新民健康
   第A29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30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31版:广告
   第A32版:广告
拆“杂货铺” 开“专卖店”
为宝宝们定制演出
广告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14拆“杂货铺” 开“专卖店” 2014-10-08 2 2014年10月0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