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证指数在创出2391点高点后,似乎有天量之后见天价的感觉。随后市场渐次阴跌,震荡频率也在加快。近日盘面显示,涨停板的家数在减少,反而跌停的个股时有出现。虽然这段时间上证指数跌幅不大,但个股累积跌幅超过10%以上的品种却是比比皆是。与前期赚钱效应相比较,似乎转向亏钱效应。
由于此波行情是情绪和资金同时推动,当市场情绪因高涨转向平稳谨慎时,原先的锁仓推动就会变成锁利润震荡。当市场在上涨时,谁都想紧握住手中的筹码,而当市场在震荡时,谁又都想抛出筹码锁住利润。而第三季度有些品种的累积利润偏大,所以在锁利润之时,应是不计价位的,只求能完成抛出动作,这就是近期市场震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另外,此轮行情的推动,在某种程度上也得益于融资杠杆。在融资品种增加及市场热度推动下,融资额大幅增长。原先是市场的一种推动力,但一旦当市场转向震荡时,它却会变成一种迅速降杠杆的压力源。
但当市场在不断调整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积极的因素。记得我们曾经在8月底的时候,提到过中体产业异常波动会引发未来的修正。而我们现在看到,这种修正依然在持续。主要是缘于至2025年将会有5万亿体育产业投入并释放。所以,行业能否获得政策支持很关键。
同样的,当整个大盘一直向上时,自今年9月5日以来,有些品种却走得像港股一样一路下行,但看看它们基本面却是如此地完美。至今,是否它们也会给我们在防御之余带来惊喜呢?如家电板块中的美的、海尔和格力,6至9倍的市盈率,完美的业绩,就像一朵朵的静悄悄的玫瑰等待绽放。
市场在震荡,可以认为是一种热点的切换,所以此时,判断手中品种的去留或许比什么都重要,而一切基础是:跌时重质。
东方证券 潘敏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