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0月3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虾壳芦笋汤鲜又鲜
一味
  如今,菜市场的品类格外丰富,才买了鲜笋又遇到芦笋,把芦笋刚放进车筐没走几步又看到了边剥边卖的嫩豌豆。豌豆炒虾仁佐以鲜笋,放几颗枸杞子,此菜定然可喜,于是又到水产品摊买鲜虾。 

  回到家后,便洗虾、剥虾仁。面对眼前的虾壳,忽然想到前几天,我做了一碗春韭、毛蛤炖豆腐,吃后家人都说这个菜做得好。眼下何不试着做个虾壳芦笋汤?虾壳笋汤有说法。知堂老人在《儿童杂事诗》的《夏日食物二》云:“夕阳在树时加酉,泼水庭前作晚凉。板桌移来先吃饭,中间虾壳笋头汤。”我每读此诗,既喜其田园生活的美景,又想其虾壳笋头汤的美味,犹如亲临其境,不忍离去,总是要把卷在手联想一阵子,就像遇到了上好的食物,舍不得一口吃下,而是要慢慢地品尝。知堂老人描写的田园佳境不可得,尝试虾壳芦笋汤却不难。那么,先炒虾仁,炒过虾仁就煮虾壳。 

  清水煮虾壳仅放姜片、花椒,所谓“煮”,就是不要水沸即罢,时间要稍长一些,以出其养分。汤好后,用笊篱把虾壳等物捞出扔掉,放入豆腐丁、紫菜、芦笋丝,开锅后等待片刻即放盐盛出,尝一尝,味道果然不错。 

  现在,许多人家经常给孩子煮虾仁,对虾壳大多弃之不用,如此看来确实可惜了。李笠翁在《闲情偶寄》里谈到虾时说:“善治荤食者,以焯虾之汤和入诸品,则物物皆鲜,亦犹笋汤之利于群蔬。”可知焯虾汤和虾壳汤味道鲜美,配料适宜者众,放入其他菜蔬也无不可,不过要尽可能搭配合理,色香味兼顾。 

  如今许多人学做菜要看菜谱,用料多少,制作方法,一点不敢离谱,如此做出的菜肴是否能满意呢?也不一定。菜谱是大师傅所言,年积月累的经验不会有错,可是配料并非一成不变,火候更是难以言传,根据实际需要临时变通,书本上怎能预料?所以,有人按菜谱做菜,技艺有长进;有人如法去做,水平却不见提高。做菜是一门学问,学问能够融会贯通方可有成,这就需要多思考、多实践,善于掌握做菜的关键。掌握不住关键所在,虽熟背菜谱也无济于事。如上述春韭、毛蛤炖豆腐,这个菜我在饭店吃过,当时正是盛夏之时,菜里并没有放韭菜,我也不知道厨师如何做法。可是,韭菜适宜许多海产品,既借其味,又借其色,有它不更是锦上添花吗?制作的关键是什么呢?首先要有好汤,当时家中恰有刚买的蛏子,我用的是经过沉淀的焯蛏子汤,焯毛蛤的汤味薄而污,不可用;再就是蛤肉要鲜嫩,为便于取出蛤肉去其脏物,毛蛤要焯一下,蛤壳张口即可捞出。放料的顺序是先炖豆腐,停会再放蛤肉,汤沸后放盐调味,最后放入韭菜即出锅。

  文/一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专版
   第A20版:文化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博览·教育
   第B04版:军界瞭望
   第B05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6版:战例/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广告
   第B10版: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美食专列
   第B14版:美食大观/好吃周刊
   第B15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16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1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4版:广告
虾壳芦笋汤鲜又鲜
清热茼蒿菜
山药蒸着吃最营养
徐州烙馍
桂花糖油山芋
钢丝球巧去鲜藕皮
新民晚报好吃周刊/我家厨房B11虾壳芦笋汤鲜又鲜 2014-10-30 2 2014年10月3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