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街头,见一位中年妇女手下的面团在飞舞,眨眼间,一张薄而圆月亮般的烙馍就好了,空气中飘着淡淡的麦子清香。
烙馍是徐州民间特有的面点,历史悠久。烙馍,来自韩信转述妇人之语“捋捋摸摸就成啦”的典故,谐音是“捋摸”。
烙馍须用直径尺余的铁鏊子,一根枣核式的擀面轴、一根扁竹劈子。鏊子是很古老的的炊具,生铁铸成,圆形中间微凸,三爪支撑,烙时三块断砖支起,下面烧柴,哔哔剥剥间,一张烙馍就做好了。
烙馍,吃起来柔韧、筋道、有嚼头。我一直对烙馍卷菜情有独钟,菜有醋熘土豆丝,雪里蕻炒肉丝,辣椒炒鸡蛋,咸鸭蛋等,用一张弥漫着热气散着麦香的烙馍卷起,从一头慢慢地卷至一半,再把尾部折上去继续卷过来,握着烙馍边儿,轻轻咬一口,菜的柔润,鸡蛋的嫩滑,混合着肉香,那种酣畅淋漓的味儿,真是鲍鱼也不换。
烙馍有许多吃法。做菜合,两张烙馍中间,摊上切碎拌好油盐佐料的苋菜、青菜、小茴茎秧等,再加入生鸡蛋,抹抹平,在鏊子上翻覆熥熟,切开,香气扑鼻,令人馋涎欲滴,有着田园特有的清香。烙馍羊肉汤是丰县一绝,汤汁黄、白、绿三色分明,把烙馍撕成小块,放入羊肉汤里泡着吃,很有嚼头,天冷时人们爱吃。还有烙馍卷馓子,外软内脆,劲道,喷香十足。
烙干馍更好吃,在面团里揉进盐和芝麻,做成烙馍,在鏊子上慢慢地炕,炕得颜色微黄,敲上去当当响,馍上的芝麻盈亮亮鼓起,咬一口,酥,香,脆,吃时下面要用手接着。
《北道行》中记述徐州的烙馍:“白面调水烙为馍,黄黍杂豆炊为粥。北方最少是粳米,南人只好随风俗。”从文中可以看出,烙馍这种民间的面点食品,不但历史悠久,而且久有名气。
走在巷子头,看到一位老奶奶的烙馍摊,柴火舔着乌黑的鏊子,有一种久违了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