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上海市第十五届运动会会刊
     
本版列表新闻
市运会游泳比赛引来众多一线教练围观~~~
市运会游泳比赛引来众多一线教练围观~~~
市运会游泳比赛引来众多一线教练围观~~~
     
2014年11月0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运会游泳比赛引来众多一线教练围观
从基层赛事挖掘未来之星
华心怡
■ 逾七百名青少年选手参加本届市运会游泳比赛 记者 周国强 摄
■ 今日登市运会领奖台,明日登世界大赛舞台 本报记者 周国强 摄
  上海,一座水做的城市。包容,大度,海纳百川。

  竞技场上,水中势力也是拳头产品。上周末,上海市第十五届运动会游泳比赛展开竞逐。没有开幕式,没有包装粉饰,在质朴与严谨中,719名青少年运动员参加了96项比赛。泳池里溅起的水花,是飞扬的青春,也是未来的精彩。

  血统优良要延续

  上海体育,游泳是绕不开去的话题。当年,庄泳在奥运会上实现中国游泳选手“零的突破”,蒋丞稷成为中国男子游泳晋级奥运决赛第一人,乐靖宜获得游泳世锦赛四枚金牌,四破世界纪录。他们,代表上海在泳池中留下飒爽英姿。

  “我们上海的游泳项目发展一直都是不错的,孩子们也非常喜欢,愿意参加其中。”上海市游泳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诸达乐是圈中公认的“老法师”。“虽然这几年浙江队有叶诗文,孙杨这些明星队员,但上海游泳的青少年人才储备一直遥遥领先。”上海已经连续17年获得全国青少年游泳锦标赛男女团体总分第一。今年,上海队第一次栽了跟头输给浙江队。在市运会赛场上,上海队的一线教练都来了,国家队教练也露了脸,他们都是来选将的,“看看有没有好的苗子。这些孩子大都是00后,现在应该都能看出能力了。”

  庄泳这些老将,人生的第一次洗礼都是市运会。而在全运会上获得四金,如今已能叫板叶诗文的上海姑娘陈欣怡更是上一届市运会涌现出的超级新星。“这个舞台可以锻炼人才,也可以发现人才。上海游泳想要保持优良的传统,缓解潜在的危机,就要从这些基层的比赛去挖掘明日之星,然后加强培养。”

  配备裁判级别高

  70出头的诸达乐是国际裁判,对市运会游泳比赛一手抓的他,为大赛配备了5个国际级裁判,25个国家级裁判以及40个一级裁判。“即便只是一个青少年比赛,也要保证最公正公平的赛场环境。这是对我们上海游泳的未来负责。”今年8月国际泳联发布了最新的游泳比赛规则,市游泳协会特地为全市所有的教练员、裁判员举办了新规则学习培训。

  四肢发达,头脑也不简单。今年的市运会贯彻体育人才全面发展方针,参加游泳比赛的青少年运动会必须通过文化水平测试。在周末的比赛中获得400米混合泳,4×200米自由泳,4×100米自由泳三枚金牌,800米自由泳银牌的吴艳,常常被大家夸悟性好。“最喜欢的是数学课。倒不是因为觉得很简单,而是觉得有挑战,就很有兴趣去搞懂它,攻克它。”去年底,代表徐汇区参赛的吴艳入选上海队,如今在东方绿舟训练。“会觉得枯燥,但更多的是开心。只要成绩提高了,就觉得比什么都兴奋。”读好书,在竞技场上才会对运动有着更深刻的理解。诸达乐表示如今的优秀选手都有着新时期的特点:“人聪明,脑子好,学起来也快。德智体全面发展是趋势。”

  别人强项不放弃

  上海市运会上,又见“冷门”项目。男子1500米,女子800米和男女400米混合泳的金牌一直都是孙杨和叶诗文的囊中之物。也因此,全国很多城市都放弃了这些项目,“扬长避短”。

  “这几个项目的回归,太有必要了。”以长带短,是游泳的规律。而混合泳突出的,一般都是良才,显示其技术全面。“这几个项目加进去,对上海游泳后备人才培养非常重要。”坐镇市运会现场,担任仲裁的上海名将沈坚强曾在亚运会上勇夺五金,很少有人知道他的“老本行”是长距离。“这是打基础的项目,非常值得关注和投入。”而陈欣怡如今能在短距离自由泳和蝶泳中表现出色,也与当年练混合泳不无关系。

  由于多年的缺席,在各个区县练这几个项目的选手并不多。市运会给出了一个信号,“我们不能因为有一个孙杨和叶诗文就完全放弃这块阵地,我们更应该迎难而上。”诸达乐的话也得到了浦东新区游泳队教练许晓东的认可,他透露自己带队去美国集训时,美国国家队的教练为队员们安排的每日必修课正是长距离和混合泳。“这几个项目回归,可以让我们二三线的队伍把丢掉的东西再捡起来。或许这会需要一个过程去追赶走在前面的人,但只要打好基础,一定有迎头赶上的一天。”  本报记者 华心怡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上海市第十五届运动会会刊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A17版:文化新闻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0版:热点/新民健康
   第A21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广告
从基层赛事挖掘未来之星
第一次参赛哭了
她会成为“女孙杨”吗?
新民晚报上海市第十五届运动会会刊A13从基层赛事挖掘未来之星 2014-11-04 2 2014年11月0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