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党员去世前完成入党誓言
杏梅园党总支书记朱爱琴至今都记得,今年七一前夕,社区纪念建党93周年庆祝活动上,她搀扶着93岁的李维森老伯走上台,老人调了下耳中的助听器,挺了挺胸膛,与台下的社区党员青年们一起,面对党旗郑重宣誓。
102天之后,李维森老人去世了。对这位1945年就加入中共地下党的老党员来说,他走得没有遗憾。特殊时期老人未能亲身经历“入党宣誓”这一庄严时刻,却在入党70周年之前梦想成真。
在“夕阳圆梦”活动开始之初,很多老人拿到梦想征集单,都是“随便填一填”,根本不指望能实现。家住杏梅园的奚阿姨也是这么想的。“梦回崇明五七干校红星农场”——这张梦想征集单却引起了社区青年志愿者王露的注意。奚阿姨告诉王露,五七干校是42年前自己曾挥洒过青春和汗水的地方,“我在那里呆了3年,开河、插秧、抓鱼虾……”美好的记忆还很鲜活,可时光荏苒,五七干校现在究竟“身在何方”,奚阿姨却说不清楚了。
为了让老人不白跑一趟,王露和志愿者们便去“踩点”。他们根据奚阿姨提供的关键词“五七干校”“小河”,在现场寻找“疑似目标”,并一一拍照,带回来让奚阿姨确认。8月14日,志愿者陪同奚阿姨和她的“干校小伙伴们”故地重游。她说,其实在看到照片的那一刹那,她的梦想已经实现了!
“实物需求梦”责任归于子女
4509位老人的心愿得以实现,靠的是多渠道发掘梦想认领的途径。当时,街道制作了“梦想树”“梦想墙”;老人的梦想被设计成党建联建、文明共建的菜单项目。
与兰溪园小区共建的巴士三汽公司承诺,每年带小区老人出游两次;市级机关工委发动沪剧、朗诵、合唱、舞蹈、民乐等专业能人,与5个小区的5个艺术团队对接指导;社区两新组织东渡国际集团和缆信网络有限公司,共同出资1.5万元,揽下了90位老人的“体检梦”;开业不久的美容美发店老板送来了300张美发卡,为有需要的老人免费服务。
随着“夕阳圆梦”活动的深入,“圆梦力量”不再局限于社区内,而是逐步扩大至整个普陀区。不过,有一类心愿“实物需求梦”,“圆梦”第一责任人却回归到老人子女身上。
家住南梅园的杜阿婆是一位独居老人,她的心愿是“想要一个血压计”。看到这张梦想征集单,志愿者们首先打电话给老人的子女。事实上,许多老人怕给子女添麻烦,不敢开口。而子女上门探望时,大多只关心吃饱穿暖,很少耐心地与老人聊天。正因如此,志愿者们才会将“实物需求梦”的第一圆梦责任人定为子女,因为子女才是老人最大的依靠。
陪伴独居老人关键需要持续
在已经完成的4509个心愿中,“幸福安居梦”数量最多,占到41.33%。与之相比,“陪伴关爱梦”6.2%的比例显得有点“寒碜”,但这个数字背后却是580位老人最难解的孤独心结。
参与“夕阳圆梦”项目的上海新苑公益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孙英说,对于有子女的老人,街道会将他们的心愿首先转达给子女;一些符合“老伙伴计划”要求的“独居”老人,由居委会安排高龄老人与低龄老人结对;剩下的就要依靠社会志愿力量,但较难持续。
家住常高公寓的韩起荣和刘金妹有一子一女,目前都已在日本成家立业,每年只有外孙和孙子放暑假,全家人才能回上海团圆。去年下半年,夫妻俩先后生病住院,更让他们感受到深深的无助。夫妻俩的心愿便是找一位志愿者结对,平时多走动,能说话聊天。当时,一名社会组织的白领志愿者走进了韩家。两个月后,刘金妹突发急病离世,子女处理完母亲的丧事后便各自回日本,留下了孤独伤心的韩起荣。此时,正是韩起荣最需要安慰的时刻,可那位白领志愿者却中断了服务。
目前,中国移动上海公司、武警一中队和曹杨二中附属学校分别与12位老人结对,完成“陪伴关爱”的任务。其中做得最细致的是二中附校的孩子们,他们每两周去陪伴老人一次,每次都会事先确定一个主题,保证不冷场,每次由一名家长志愿者或老师陪同5名学生前往。
“我们对志愿者的唯一要求就是坚持。”孙英说,一旦老人对志愿者产生了依赖,而后者又无法坚持,会让老人更加失望。
代配药被叫停折射医疗需求
4845个未完成的心愿更值得关注。统计数据显示,“幸福安居梦”数量最大(3866个),完成率却仅有16.01%,未完成数量为3247个,占未完成心愿总量的67%。其中大量的心愿都与旧房改造、多层老房加装电梯等诉求有关。而这些诉求,光靠社区的力量很难解决。
完成率排名倒数第二的是“医疗服务梦”,861个心愿只完成了159个,完成率18.47%。其中,老人要求增设社区医疗站的诉求特别强烈,但曹杨社区已经有一家区级医院和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站也有两个,已经饱和,无须再建站点。
老人希望有人帮忙去医院代为配药的愿望也占了很大比例。居民盛九如夫妻俩浑身是病,85岁的盛老伯有高血压、慢性肾炎和强直性脊柱炎,跑医院是家常便饭。有些药只能去二级以上医院配,每次的配额还有限。前年,他唯一的女儿病逝。每次盛老伯出门,留在家里的老伴王锦华就提心吊胆。王阿婆身患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无法陪老伴去医院。
志愿者帮老伯跑了几次腿后,这项“代配药”的服务却被紧急叫停了,原因是医院认为不安全,要求老人和志愿者一起去,但这样反而更添麻烦,志愿者还将被迫承担一定的风险。
街道相关负责人坦言,无论是已经实现的,还是未实现的梦想,都是老人真实需求的体现,为政府部门确定今后工作的方向提供了指引。在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的同时,街道会通过人大、政协等渠道,向区级、市级层面反映老人的诉求,争取早日实现老人的心愿。 本报记者 徐轶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