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文斌
1965年10月出生
中共党员
中学数学高级教师
2012年至今任仓桥学校校长
新优质学校
校长风采录
计文斌从上海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就一直在乡村学校“转圈”,从普通教师、班主任一直做到校长。学校换了一个又一个,他说,都不算是完全“自愿”的,而是由组织任命,但自己与乡村学校结下的不解之缘,恐怕这辈子都是注定了的。
“别人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但我更觉得,是一群好教师造就了一个好校长。”计文斌说,校长的使命就是要带领全校师生们,把学校办得红红火火。
始终站在教学一线
位于松江区西部仓汇路的仓桥学校,最早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2002年8月,由仓桥中心校和仓桥中学撤并形成了如今的九年一贯制学校,2011年赢得了上海市“新优质项目学校”的美誉。计文斌校长说,他调任仓桥才两年,是沾了这个“新优质”的光。其实,熟悉计校长的人都知道,上级领导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把他“圈”在乡村学校,而且,接手一个学校便成功一个学校,计校长一定有他独特的治校本事。
没想到,采访计校长,首先听到的则是同事们讲述的发生在他原来工作过的泖港学校第一辆“校车”的故事。那是很多年前,正当计文斌把一所乡村学校带出低谷走向成功之时,一纸调令将他派往了地处浦南的泖港学校。每天早上6时多他就出门了,一路上要接好几位老师,走高速、跨浦江。因此,他的私家车也成了学校的首辆“校车”。更让老师们意外的事,把私家车都肯“分享”出来的校长,却做了个严格规定——所有的学校干部,从校长到教导主任,都必须人人带班上课,个个深入年级组。身为数学教师的计文斌,还亲自带满了一届初中学生。其他的几位教导主任、政教主任、工会组织主席,也都挑起了英语、物理等主课的教学任务。
计校长坚信,校领导就得起到垂范作用,特别是校长,首先要专业化,要能用自己的专业化引领管理团队的专业化。为此,他创建了“校领导八个一线工作法”:人人带教一门课,去一线教学;人人蹲点一个年级组,到一线办公;人人联系一个教研组,赴一线搞教研;人人辅助一个班级,在一线管理;人人关爱几个学困生,坚持一线帮教;人人结对一位5年教龄内的青年教师,靠前一线指导;人人确立一个课题,深入一线研究;人人联系几位学生家长,保持一线沟通。
构建绿色生态课堂
到仓桥学校上任后,计文斌又把“校领导八个一线工作法”扩展成“教师八个认真工作法”和“学生八项成长习惯”。
教师的“八个认真”是指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选题、认真批改、认真辅导、认真复习、认真命题、认真反思。计校长说,这些提法看似很普通,但它是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培育良好教风、提高教学质量的八大基石。
学生的“八项成长习惯”是指作息习惯、卫生习惯、言行习惯、班务习惯、上课习惯、作业习惯、自习习惯、考试习惯。计校长说,优良学风是学校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希望以教师的良好教风引导学生的良好学风,以学生的良好学风倒逼教师的良好教风。
仓桥学校有一句暖人心的口号,叫做“让学校适合每一个孩子的发展”。用计校长的话说,是要打造“绿色课堂”,构建和谐课堂的生态环境。“我们是要让学生摆脱‘戴着应试教育镣铐跳舞’的课堂学习现状,不断提升师生幸福快乐的指数,让学生在开放中学习,学习开放的知识,让每个人变得更自信,让笑容绽放在每一个学生的脸上。”他说,每学期学校会举行“向缺点告别”仪式,还会开展“我的封面我做主”、“串起成功之链”等活动;学校的每一间教室都充满了温馨的,室内墙壁上都会出现类似“夸夸你我他”、“展示我们的风采”等板块的内容,让无声的墙壁也能成为孩子们的乐园。
班主任陆秋红老师说,我们把温馨教室理念与识字教学融合在一起,效果还蛮不错的。“一年级新生刚入学时,我把他们的名字用规范的汉字打印出来,给每个孩子制作了名片。通过这张小小的名片,不出半个月,同学们从陌生变得相熟。随着识字量的增多,名片也在发生着变化,上面除了名字,有不少同学还加上了班级、性别、住址等,还写上了年龄、属相,以及说明自己名字含义的简短文字。拿着这样的名片向小伙伴们介绍自己,同学们可开心了。”
充分关注个体差异
一所长期薄弱的学校,在计文斌的引领下会面貌一新;一所普普通通的学校,在计文斌的指挥下会跃上优质的台阶。他的“妙笔”又是从何而来?对此,计校长说得很实在:“只有深入到每个年级组、每个教研组、每个老师和每个学生中,校长抓工作才能抓到关键处,抓教育教学才能抓到点子上。”
计校长说,在推进新优质学校项目过程中,学校在关注学生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的同时,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学校还在传统特色项目提升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素质发展的需要及学业质量“绿色指标”的要求,不断加强开发和建设新的项目,从而使学生的潜能得到进一步的激发,个性得到进一步的张扬。“比如,我们的作业设计、布置,实现了两个精,即精心、精致。老师们编制的随堂小练习、课后练习、单元小测验卷等,都会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个体需求,分成必做题和选做题。同时,对于学困生,我们提倡面批作业和一对一辅导,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帮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信心。”对于作业设计,计校长如是说。
引导学生身心和谐
“要问我们的办学特色,那必定是心理健康教育。”这已经是每一个仓桥师生都会告诉别人的话。学校依托多年来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将健康心理学的精神实质逐步渗透在多个办学领域。以“悦纳每个孩子”为理念,从和谐关系入手,关注学生的发展转折期,优化课堂心理环境,让学校成为孩子的幸福家园。
义务教育九年是学生知识储备的摇篮期、身体成长的快速期、心理发展的黄金期。学校针对学生发展转折期的心理问题展开研究,帮助他们度过“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三大转折期。多年来,只要是符合本区域就学要求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都从不找任何理由放弃,由此,学校也在不断的坚守、坚持中赢得了很好的社会声誉。
“身心的平衡,助长自我的健康发展”“悦纳自己,尊重他人”“踏上心灵的探索之旅,迈向快乐的成长之路”……这既是写在心理辅导大楼墙上的宣传语,也早已嵌入了孩子们的心田。心理专职心理教师李红说,计校长特别倡导每位教师都是心理辅导员、都是一个朴素的心理学家,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全体教师关心关爱每一个学生心灵成长的良好氛围。 本报记者 王蔚
【同题问答】
Q:您最喜欢的“校园一角”是哪里?
A:喜欢我们学校的“心辅楼”。那幢楼里的三个楼面都是心理教育场所,各种设施很先进,老师也相当专业。而且,这里还是松江区的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不仅我喜欢“心辅楼”,我们学校的老师和同学都喜欢,因为,那是心灵的港湾。
Q:影响您人生的一件作品是什么?
A:我喜欢电视剧《亮剑》,因为我喜欢戏里解放军将士身上表现出的亮剑精神。我们学校处于城乡结合部,虽然硬件上与中心城区学校差别不大了,但师生的综合素质还存在着很大的上升空间。这就需要全校每位老师、每位同学,都要有一种对工作、对学习的亮剑精神,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只争朝夕,克服困难,勇于攀登。
Q:如果请您用一种颜色代表自己,您会选择哪种?为什么?
A:我喜欢红色。瞧,我们学校的外墙是粉红的,室内开的也是红花。红色象征红红火火,寓意我们对工作的投入和事业的发展,也应该是这般红火。而且,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红色还代表了喜气,我们的育人工作本身就是一件充满喜气的事业。
Q:请您设计一款代表学校的吉祥物。
A:我选择“桥”。我校全体党员正在开展一项“心之桥”的活动。用校党支部书记张红伟的话说,“桥”与我们学校很有缘。我校地处仓桥,上海之根在松江,松江之根就在我们这儿。而且,我们老师的工作,就是要架起师生之间的心灵之桥。
(最新一期《上海教育》杂志、本周日18时50分上海教育电视台节目将同步刊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