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成孩子觉得陪伴不够
项目组负责人、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闵乐夫介绍,自今年6月开课以来,已经走进北京、广州、上海、成都、石家庄5座城市的多家幼儿园,用摄像机记录孩子的真实言谈,并向家长发放问卷。调研数据显示,90%的爸爸都认为自己和孩子很亲密。但在孩子心里,31%的孩子不愿意和爸爸说出自己的秘密,41%的孩子表示爸爸从来没问过他们在幼儿园发生的事,总以工作忙为借口取消和他们的“约会”。
一个男孩说,“我喜欢打架,因为平时爸爸都不跟我说话,如果我和别人打架,爸爸就会睬我了。”调查组发现,“中国式爸爸”的错误陪伴体现在多方面。一种是错误模仿:比如父亲用打骂的方式解决问题或教育孩子,孩子也自然形成同样的处理方式;另一种则是错误反馈:比如孩子如何央求都换不来爸爸陪伴,但学了一句脏话,爸爸却立刻围过来,在孩子看来,“说脏话”才能换来爸爸关注。
电子产品成最大“敌人”
“爸爸一回家就看电视、玩电脑。”“爸爸陪我的时候眼睛总是盯着手机。”调查显示,电子屏幕成了孩子眼中和他们抢爸爸的最大“敌人”。闵乐夫介绍说,调研过程中,有23%的爸爸坦言,自己苦于孩子总缠着自己,26%的爸爸则感觉亲子活动太单调。为此,闵乐夫提醒,营造和谐亲子关系需要的是“高质量”的陪伴。“爸爸应该认识到,自己是家庭关系的构建者,是孩子的行为榜样、生活玩伴、精神导师。”闵乐夫强调。
本次调查也发布了好爸爸教室根据调研中孩子们的描述总结出的“好爸爸八大标准”。
● 善用细节 流露情感:爸爸应该善于利用每一个细节真实的表达情感,让孩子明白爸爸的关注和关爱。
● 不明情况 不露声色:对孩子发生的不好事件,不应该盲目下结论、急于评批,而是应该先观察了解情况。
● 共同成长 袒露心声:和孩子分享自己的成长和情绪,让孩子感受到爸爸不是高高在上。
● 亲子活动 抛头露面:爸爸应多积极参与孩子的亲子活动,避免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 异性关系 巧露情史:轻松看待孩子的异性情感,分享自己的异性朋友和故事,帮助孩子处理朋友关系。
● 带头尝新 故意露丑:爸爸应树立榜样,勇于尝试新鲜事物,失败后坚持挑战,让孩子明白露丑并不可怕。
● 不懈追求 锋芒毕露:无论爸爸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有所追求,在自己的领域展现锋芒。
● 家庭生活 小露一手:生活中爸爸也要参与家务,做饭或洗衣服都能展现爸爸另一面的本领。 本报记者 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