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艺海剧院,看完孟京辉导演版的英国IT工程师杰西很客气地说:“这个故事我很熟悉,但是也是第一次看到以这么夸张的、现代的手法演出来。”
少就是多
孟京辉版一如他往常导演的其他剧目,以摇滚气质撑满舞台。舞台中央是一个透明大柜子,道具就散放于舞台左右两侧,演员随手就抄起一桶红色颜料泼向大柜子——里面是受了惊吓的三位穿成新娘一样的仙女,每人手里还提着好几个购物袋。她们瑟瑟缩缩地从柜子里出来,用英语夸大了自己的任务:“如果找不到一个好人,就要毁灭世界。”演员们个个充满用之不尽的能量,驼背老太依然声如洪钟,奄奄一息的老头还能在蹬腿前呼嚎。还有摇滚风的音乐,始终汹涌澎湃。
罗马尼亚大学生用罗马尼亚语演出的版本在话剧中心上演,相比之下,道具少,戏不闹,反而显得丰厚起来。三位神明穿成卓别林的模样,既是剧中人推进剧情,又承担插科打诨、调侃剧情的旁观评述功能——这就是布莱希特巨作风格的特质:间离,不让观众完全入戏,不时应以旁观者身份来思考。舞台归整成两个演区,后半个舞台抬高后加上幕帘,拉开时,展现的就是内心外化的图景。当飞行员与沈黛定情时,一根以天花板为支点的粗绳的运用十分巧妙。牵着绳尾的杨森,让沈黛坐上绳子就形成荡来荡去的秋千。当她从秋千上下来时,孔武有力的杨森就用绳子缠绕住她形成捆绑的样子——他就这样傍上了女大款……
大音希声
音乐,也是该剧的要素之一。评述场面以歌舞形式体现当然比慷慨陈词更为赏心悦目。孟京辉版全程运用的摇滚乐,使得全剧节奏长期处于“张而不弛”的状态。
罗马尼亚版则分贝低了很多,全场只有一位吉他手在适当的时候伴奏。值得一提的是,该剧回声的应用。当沈黛和杨森恋爱时,美妙的对白被加上了回声,仿佛这些来自心底的诺言,得到了天堂的回应。回声还体现在神明的对白里——凡是美好、善良得有点不真实的部分都是有回声的。当面对现实时,回声不再。仅仅一个小效果的运用,就让观众联想到:“大音希声”。对善的美好的追求,也体现了出来。
本报记者 朱光
相关链接
布莱希特的话剧《四川好人》,属“教科书”级的必读剧目。故事探讨的主题至今值得深思:应该先善待自己,还是先善待他人。
该剧从三位神明下凡寻找好人开始,标准就是看谁能收留他们一晚。结果,只有妓女沈黛腾出房间。为示感谢,神明留了1000元给她,她开了一家小杂货店。邻居不断前来索取,却不付钱。沈黛只能女扮男装成自己的“表哥”隋达,以资本家面目出现收拾局面。她爱上了飞行员杨森,却发现他也是图她的钱。众人又质疑隋达失踪是否与沈黛有关,最终把她送上法庭。于是,她当堂承认表哥不存在,就是她扮的。因为她发现,行善是行不通的,只会给自己带来灾难。所以,她询问法官:我们到底应该善待自己,还是善待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