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宝中学里,聚集了10多名地图爱好者,他们组成的地图俱乐部与上海市测绘院联手,首次运用专业绘制地图软件画出了《1914—2014百年车辙 上海无轨电车纪念页》。其中的公交信息是由上海巴士电车公司提供的,地图的创意设计是高二年级的曹放同学。图上标有目前上海开行的12条无轨电车的编号、走向及225个站点,还添加了线路标识方法、沿线59个历史人文景点、沿线各种地域特色等信息,可谓一张专业的公交电车乘车图。而且,地图上还分别截取了1932年、1967年、1992年三个年份的上海电车线路图,可谓一份难得的电车活档案。比如,在1932年时,上海已拥有7条无轨电车线路,分别有英商和法商两家公司运营,北至北火车站,南至斜桥和卢家湾,东至高郎桥(今长阳路附近),西至兆丰公园(今中山公园),线网已初具规模,为市民出行提供了便利。到了1967年,上海无轨电车线路迎来了高速发展期,在繁华的南京路、淮海路,新式无轨电车代替了有轨电车,且线网不断向城市外围的工厂和新村延伸。而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上海无轨电车线路发展进入了解放后的第二个高峰期,新辟了多条市内线路和越江隧道线,至1992年达到鼎盛期,以22条线路的规模雄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作为地图的主创者,曹放同学说,在倡导绿色出行的今天,无轨电车作为真正零排放的公共交通工具,在城市公交中有着显著优势。今年暑假里,他在指导老师的建议下,利用上海市测绘院丰富的历史地图材料编制了这张申城百年“辫子电车”地图。为了方便使用者在无轨电车与其他公交方式间的换乘,图上还标注了电车线路沿线36个轨交站点和3条轮渡线路,旨在体现无轨电车在上海交通格局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同时,考虑到电车也是一张城市的文化名片,与其他城市景观是相互融合的,因此,他还搜集了目前12条无轨电车线路沿线的景点、历史建筑、文娱场所等,并一一标注在图上,不仅提升了地图的实用性,而且彰显了无轨电车与上海城市发展千丝万缕的联系。
据史料记载,1914年11月15日,英商上海电车公司创办的中国第一条无轨电车线路——14路正式运营,该条线路南起郑家木桥,北至老闸桥南堍,全线总长1.1公里,全程仅2站,南京路为中途站。七宝中学指导教师柳英华说,明天上午该校地图俱乐部的同学将携带数千张“辫子电车”图,到14路的车站派送给乘客们。曹放同学也表示,作为一名高中生,希望上海能够保护好、经营好无轨电车,将这一充满上海人记忆且环保舒适的交通工具延续到更远的将来。
本报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