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9:好吃周刊
     
本版列表新闻
红泥小炉~~~
红泥小炉~~~
红泥小炉~~~
红泥小炉~~~
红泥小炉~~~
     
2014年12月11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红泥小炉
猪油点滴(上)
西坡
  文 / 西坡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被“批斗”、被鄙视、被唾弃,弄得名声极臭的猪油,最近在微信群里突然“冒泡”了。有人不吝赞辞,给猪油“平反”,甚至喊出“放弃猪油,导致国人健康每况愈下”的惊人口号。

  现在,市面上大肆吆喝的,出于商业利益驱动的占了多数,替猪油出头,算是哪种来路?明摆着的是,如果有人倒贴钱或白送,让你获得一罐猪油,你会认为他是真心实意地对你好吗?一般不会,因为猪油在人们的头脑里早已恶名昭著,成为食材中的“毒药”。尽管如此,我敢大胆推测,如今的中小学生,乃至于大学生,没有看过猪油“长”什么样儿的,是大比例的。

  没有见过猪的模样可能极少,没有吃过猪肉的恐怕不多,但没有见过猪油的自然也在“少”的范围内。

  肥牛,肥羊,听上去绝不让人有牛油、羊油非常多的感觉,反而令人对于牛羊的茁壮产生憧憬;对肥猪而言呢,就完全不同了。肥猪让人产生的第一个联想,是它的膘,很厚,很腻,很油。什么是膘呢?饱含油脂的肥肉,也就是动物的油脂,叫膘。这个“膘”字,在百姓日常生活当中,基本上排斥了牛羊,只指一样东西,即猪的肥肉部分。

  王公贵族,贪官污吏,搜刮民脂民膏。这是我们以前常常讲的一句话。什么是脂,什么是膏,古代人有严格的规定,《说文解字》:“戴角者脂,无角者膏。”意思是长角的动物,比如牛羊,它们身上的油,称为脂;不长角的动物,比如猪狗,它们身上的油,称为膏。又,《周礼·考工记·梓人》:“天下之大兽五:脂者、膏者、臝者、羽者、鳞者。”郑玄注疏道:“脂,牛羊属;膏,豕属;臝者,谓虎豹貔螭,为兽浅毛者之属;羽,鸟属;鳞,龙蛇之属。”因此,猪油就叫膏。郑玄在解释《礼记·内侧》所谓“脂用葱,膏用薤”时又说:“脂,肥凝者,释者曰膏。”也就是说,只有炼熬过的脂肪才能算得上“膏”,那就把“膏”又提升了一个层次。有意思的是,膏,由高和肉(月)组合成字,意思是:炼熬肥肉时,浮在肉汤表面的油脂。这恰恰是我们做猪油时必须经过的程序。

  成语当中还有一个词,叫“刳脂剔膏”,刳,从中间剖开再挖空;剔,把肉从骨头上刮下来,好像比“搜刮”两字更“残酷”。试想,剥削阶层连“膏”也要搜刮,还要“刳剔”,干吗?只能说明“膏”——猪油,在古代是很好的东西,和我们现在理解的,不太一致。

  那么好的东西,过了几千年,怎么竟变成了千夫所指的坏东西呢?

  我查了一下资料,归结猪油之所以名声欠佳的“罪魁祸首”有那么几条:

  一、高能量。进食过多容易造成肥胖。

  二、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进食过多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

  三、含有100mg/100g左右的胆固醇。进食过多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

  四、香味独特。用猪油烹饪菜肴时可极大地提高人的食欲,从而引起肥胖和心血管疾病。

  如果认为单凭这几条就可以把猪油赶出家庭厨房的话,我以为是反应过度了。弱弱地问一句:和猪油一样含有饱和脂肪酸的食品,真的已经被我们赶尽杀绝了吗?比如动物性食品:禽畜的肉和内脏等等。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动物油脂并不代表饱和脂肪酸,以猪油为例,它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是一等一的比例;我们还需要知道的是,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脂,以菜籽油、玉米油、棉籽油、大豆油等为例,其所含的饱和脂肪酸并不等于零。

  再有,那些比猪油含有更多胆固醇的食品,真的都被我们扼杀在摇篮里了吗?我不相信。请看:每100克动物类食品含胆固醇量超过100mg的有:甲鱼、大马哈鱼、鸡爪、鸡、肥猪肉、鲜贝、海虾、火腿、海蟹、黄鳝、鲫鱼、肥牛肉、牛油、肥羊肉、田螺、鸡腿、猪肚、奶油、鸡肫、河鳗、对虾、炸鸡;超过200mg的有:蝎子、扒鸡、墨鱼、河虾、鲍鱼、河蟹、鱿鱼、黄油;超过300mg的有:干贝、猪肾、鸡肝;超过400mg的有:虾皮、鲜蟹黄、猪肝、鸡肝(肉鸡)、淡菜;超过500mg的有:熟鹤鹑蛋、鸡蛋、白水羊头肉;超过600mg的有:松花蛋(鸭)、咸鸭蛋;超过1500mg的有:鸭蛋黄、鸡蛋黄、猪脑……你敢说自己从不碰这些食材!

  至于因为“香味独特”使人胃口增强而肥胖的指责,简直荒唐透顶。

  “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我们连比猪油更加“糟糕”的食材都照单全收,又有什么理由把人家猪油贬得一无是处!何况,猪油能给我们带来的“福利”,十根手指还数不来呢。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安居热线特别报道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目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化新闻
   第A21版:文化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专版
   第A26版:上海新城区
   第A27版:专版
   第A28版:财经新闻
   第A29版:财经新闻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32版:广告
   第A33版:新民健康/时令
   第A34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35版:夜光杯
   第A36版:夜光杯
   第A37版:连载
   第A38版:阅读
   第A39版:演出
   第A40版:新民俱乐部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4版:新闻界/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美食专列/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14版:美食专列/好吃周刊
   第B15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16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4版:广告
导读
图片新闻
猪油点滴(上)
家常鲢鱼头
申泰牌有机五常大米上市啦!
新民晚报好吃周刊B09猪油点滴(上) 2014-12-11 2 2014年12月1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