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智斗勇有新意
《清网行动》以2011年全国声势浩大、成绩卓著的“清网行动”为背景,剧情穿插多重案件, 如拐卖儿童案、假药案、电信诈骗案、贩毒案、贩枪案、贪污案、杀人在逃案、古董走私案……这些案件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因而颇接地气,这也使该剧在诸多涉案剧中独树一帜并牵动人心。
令人耳目一新的是,风格犀利、节奏紧凑的《清网行动》还在荧屏上展现了当今高超的刑侦技术, 如“人脸识别”“声波分析仪”“热敏仪”“侦听技术”“信息追踪技术”等,让观众大开眼界,充分展现了公安干警和犯罪分子间高科技、高智商的“斗智斗勇”,颇具戏剧悬念和可看性。剧中车辆追逐、空中航拍、水下摄影、枪战火拼等摄影手段的运用,在节奏和画面上营造了类似美剧《24小时》《犯罪现场》的影像效果。
涉案也可无血腥
涉案剧在黄金时段被禁10年后的首次“破冰”,是今年夏天在央视一套热播的《湄公河大案》,这次央视再度在黄金时段热播《清网行动》,说明有关方面对涉案剧的管理既不赞成“一窝蜂”,也不再简单地“一刀切”。涉案在荧屏黄金档被“禁”10年,造成了这一题材的稀缺,因此,谁播谁即火。《清网行动》和《湄公河大案》连夺全国荧屏收视冠军,都证明了这一点。
值得注意的是,对涉案剧的“禁令”其实并未全面松动,涉案剧只是有选择地在央视播放,这样既控制了数量,又保证了质量,因而没必要做过多的政策解读。《清网行动》无血腥、零暴力,连小孩也能观看,这就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息:乱拍涉案剧依然是不被允许的。
涉案剧曾出现过《任长霞》《苍天在上》《红色康乃馨》《英雄无悔》《大雪无痕》《西部警察》《永不瞑目》等力作,当年“禁令”下发,只是为了让荧屏过多过滥的涉案题材“一窝蜂”现象降温。涉案剧若真拍得好,依然能向社会释放正能量。《清网行动》生动地塑造了一批忠诚、智慧、具有献身精神的公安干警形象。该剧不再冷冰冰地表现警察抓捕、审讯和结案的过程,而是表现了情与案的交融,丰富了人性与人情的表达,占据了更高的思想道德“高地”。观众盛赞该剧为“最有效的普法教育”“有着让警钟长鸣的效果”“彰显了法律的公平与正义”。
本报记者 俞亮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