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流行病学调查统计发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中国人传统的以素食为主的膳食结构逐渐西化,长期高热量、高脂肪、低膳食纤维饮食导致肥胖和肠癌发病率连年走高。而高脂肪膳食会增加结肠中胆汁酸与中性固醇的浓度,改变大肠菌群的组成,胆汁酸经细菌作用可生成致癌物质,固醇环也可经细菌作用被芳香化而形成致癌物质。长期的低膳食纤维饮食,使得肠道运动减少,每次排便间隔时间长,致癌物质进一步浓缩,作用于肠道黏膜,致使癌变容易发生。
因此,要避免“癌从口入”,饮食则不能太过“去粗取精”,平衡膳食、多吃低脂高纤维饮食才是预防肠癌的关键。健康的饮食应该是在每天保证食物品种多样的基础上,粗细结合(每天100克粗粮,150克细粮),适量鱼和肉(每天75克瘦肉,100克鱼),控制油盐摄入(每天25-30克油,6克盐),多吃蔬果(每天500克)。特别是现代社会要少吃红肉、多吃高纤维素的食物,膳食纤维可刺激肠蠕动,增加排便次数,从粪便中带走致癌物及有毒物质。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近公布了美国大肠癌筛查效果的评估结果,美国大肠癌发病率每年下降3.4%,死亡率每年下降3.0%的原因中,有50%可以归因于筛查参与率的提升,有35%可以归因于危险因素的减少,如吸烟、不良饮食习惯的纠正与控制。
许树长(消化内镜诊治室主任) 吴萍(营养科主任)(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科普讲座
12月19日下午3时,上海市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大肠学组在普陀区389号上海市同济医院3号楼一楼学术报告厅内开展《大肠肿瘤的筛查与预防》健康宣教讲座及免费咨询,欢迎市民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