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2月1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需要一点悲观
周炳揆
  周炳揆

  2011年有一本书披露了一项关于“长寿”的研究项目:该项目跟踪1528人的健康状况长达80年之久,其中有一项发现是:在儿童时期最为乐观的人死得最早,而较悲观的人活得较长。该研究还发现那些乐观的儿童长大以后往往招惹很多坏习惯,如抽烟、酗酒或者是危险度很高的嗜好。同年,一本叫《个性和社会心理学》的杂志随访了250对夫妻,结果发现处事过分乐观的人应对紧急事态的能力较差。研究人员感到惊讶,上面这些案例和通常认为的“生活态度乐观使人身心健康”的说法大相径庭。

  汉语中有一个成语叫“未雨绸缪”,说明我们的祖先早就有了“需要一点悲观”的智慧。当今世界,乐观主义的文化占主导地位,许多科学研究旨在开发人们的乐观心理。所以人们在职场上很怕被指称为“悲观主义者”,不过,近来越来越多的事例证明:在做重要的决策时,多一点“悲观”的考虑——比如做风险分析、降低预期回报率、预估不测事件等,都是十分必要的。

  一位美国教授认为当今社会鼓励人们要百分之九十以上地乐观,这并不妥当,他认为要寻找乐观和悲观的平衡点,应当在70%和30%之间。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安居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化新闻
   第A20版:文化新闻
   第A21版:文化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生态上海·冬之恋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广告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A33版:新民教育
   第A34版:每周聚焦/新民教育
   第A35版:每周聚焦/新民教育
   第A36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A37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A38版:专版
   第A39版:新民俱乐部
   第A40版:演出
   第A41版:新民健康
   第A42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43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4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03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04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05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06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07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08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09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10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11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12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13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14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15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16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17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18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19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20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21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22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23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24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25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26版:广告
   第B27版:汽车周刊
   第B28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29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3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31版:汽车周刊/汽车资讯
   第B32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穿越时光的感动
美与幼童
戴望舒与四本诗集
将登泰山雪满山
终老“六帆斋”
需要一点悲观
新民晚报夜光杯A29需要一点悲观 2014-12-17 2 2014年12月1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