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的韵味显现时,我来到了位于青浦的上海市第三看守所。这里是上海唯一一所集中关押艾滋病犯罪嫌疑人的地方,民警们每天都将面临常人无法体会的压力和“险情”。
我的所见所闻告诉我这绝非危言耸听——今年5月的一天,看守所送进来一名因为偷窃而被刑事拘留的“涉艾人员”,在为他做例行检查时大家闻到一股弥漫在收押室里的浓烈臭味。
原本以为这样的窃贼成天露宿在桥洞里,不搞个人卫生,身上难免会散发出异味,可当他脱去裤子,大家都倒吸了一口冷气,他那已变成黑色的小腿布满了几十个冒出脓血水的小洞洞,而一双白袜子因为长时间没换过,被牢牢粘连在脚上,根本分辨不清究竟是什么颜色了。民警们只觉得胃里的酸水往上涌,但他们必须克制住,因为他们明白,该男子在这种状态下白细胞将全身感染,治疗不及时会有生命危险。
我问民警,真有那么重的异味吗?他回答说,确实,那异味特别重。他还说,就在医生赶往监区救治男子时,隔开他2个监室的一名有哮喘病病史的“涉艾人员”竟然在闻到这股气味后引发了哮喘病。
隔开2个监房还把人给熏倒了,可见那不是一般的异味了。一时间,大家忙成一团,消毒除味的、治疗的、安抚情绪的,每一位在岗的民警都密切关注着属于监房里的任何细节,丝毫不敢马虎。
我看到从尊重人权的角度出发,在对“涉艾人员”教育谈话时相互间是“零距离”接触的,这是为了让他们不感到被歧视和排斥。然而,风险却也显而易见。那天,一名“涉艾人员”在监区大喊大叫,这种现象在一个本应有秩序的地方是不允许发生的。值班民警小施打开铁门进行制止。谁都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那人像头野兽似地朝小施扑来,一股强烈的惯性将他压在了床板上,那人用头狠命地撞向小施的面孔……
当民警将男子控制住后,有人惊恐地发现小施的眼角和额头在流血!在场的人都明白健康人的血和艾滋病人的血交融在一起意味着什么?小施被“职业暴露”了!在半年的等待期里,小施只能吃药,再吃药。哪怕这种药对肝脏的损伤很严重,然后就是验血,再验血,直到有一张确定他为“清白”的报告出来。
半年里,小施不敢告诉妻子实情,见到儿子也是能躲就躲,当“解放”的消息传来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带儿子去游泳,他要和儿子亲密接触,他还要洗去一身的惆怅……
不管“涉艾人员”犯了什么罪,在第三看守所民警眼里,他们是病人,对他们的治疗和照料是一种责任。正是这份真诚与善意触动了那些曾经扭曲的心灵,他们说:“我们得了艾滋病,连父母都嫌弃害怕,可你们却不放弃我们,我们服了。”
所有的辛劳在那一刻都化解了,民警们内心涌动的只有成就感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