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新民环球/聚焦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2月1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些影视作品曾做深刻反思
  战后至上世纪70年代,因和平宪法的制定、左翼思潮汹涌、日本各界对和平来之不易的真切感受等,日本涉及二战的影视作品大都呈现出对战争、军国主义的深刻反思。

  代表作有反战巨匠小林正树拍摄的《做人的条件》6部曲(1959-1961)、《战争与人》3部曲(1970-1973)、以甲级战犯东条英机为主角的《激荡的昭和史·军阀》(1970)、揭露“731”人体细菌实验的《帝银事件》等。

  这些影片不避讳刻画日本军队的凶残及其在中国犯下的罪行,同时分析战争泯灭人性的原因。

  对于中国军民抗日情节,这些影视作品大多以正面形象呈现。在电影《做人的条件》中,有中国共产党带领劳工起来反抗日军的场景,也有抗日战士被残杀后日军被骂是“日本鬼子”的情节。而《战争与人》不仅敢于批判当时还在世的裕仁天皇,还让日本演员扮演的八路军呼吁“中华民族应该团结起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以及高唱《义勇军进行曲》。

  这一时期的影片,还对日本为何发起战争、在军国主义泥潭中越陷越深进行了深入反思。影片《激荡的昭和史·军阀》对新闻界乃至整个社会舆论在战争中的表现进行了反思:“新闻记者,战争初期你们在干什么?什么‘皇军无敌’,什么‘圣战’、‘万岁’……鼓动日本好战的正是你们!……所有认为应该发动战争的人,全都应处以死刑!死刑!”又如《做人的条件》中主人公的好友,虽然厌恶战争,但却被“不参军枉为男儿、不效忠政府即不爱国”的观念绑架,在与周边的格格不入和被嘲弄中最终选择了自杀。创作者借主人公之口气愤地说,凶手不只是嘲弄者和有罪的军队,还有死者的家人、朋友以及整个社会风气,是他们合伙把死者逼上了绝路。这样的反思相当直接,既不是空喊口号,也不是仅仅指责战犯和军部,而是将镊子深入民族的胸膛。对于这些影片,日本学界和社会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多部反战影片还获得日本电影最高奖项——日本电影金像奖。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安居热线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新民图视绘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化新闻
   第A18版:文化新闻·目击
   第A19版:文化新闻
   第A20版:文化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专版
   第A25版:专版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连载
   第A30版:阅读
   第A31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32版:演出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聚焦
   第B04版:博览/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饕餮四海/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14版:美食专列/好吃周刊
   第B15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5版:广告
   第B26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7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8版:专版
那些年,日右翼拍的“二战神剧”
这些影视作品曾做深刻反思
广告
新民晚报新民环球/聚焦B03这些影视作品曾做深刻反思 2014-12-18 2 2014年12月1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