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迈入2.0靠人力资源
中国经济即将进入2.0时代,核心保障是什么?林采宜指出,教育体制和知识产权保护是中国经济进入2.0的核心保障。从长周期来看,驱动经济增长是三个要素,一个是劳动力,一个是资本,还有一个是技术。过去30年,中国是低工资高储蓄,整个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投资驱动的,资本回报率很高,劳动力很便宜。
经历过2010年中国的劳动力人口拐点之后,中国经济即将迈入2.0,则应该由技术驱动的。中国经济2.0未来应该是高素质的劳动力加上技术创新。
“有人说,中国是制造大国,我一直不同意这个观点。”林采宜直言,日本和德国才是制造大国,而中国只是廉价劳动力和低技术含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做过一份调查,小学毕业的一个产业工人的生产率是0.43的话,大学毕业的工人约为3.3。中国要真正获得制造大国的地位,首先要靠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因此,中国经济迈入2.0最关键和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人口的素质,靠人力资源的优势,而不是劳动力成本的优势。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待完善
今后,无论是产业的升级还是国际竞争力的提高都靠劳动力,而和劳动力相匹配的是制度。
为什么中国出不了乔布斯,出不了苹果。林采宜分析道,最核心的就是国内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够完善。她分析道,中国未来20年,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很重要,但是没有知识产权制度重要。因为投融资体制改革原来是靠信贷推动是债权,而现在是股权,而技术推动一定是人力资本的推动。未来,如果说没有知识产权的保护,我们最终面对的将是人才的流失。
一个公平有效的社会,最重要的是产权要私有,权利要公有。林采宜表示,在中国,目前,提到产权就会联想到“我的地”、“我的房”和“我拥有的那些物质的东西”,其实,产权私有应该包括知识产权的私有。中国经济2.0,首先最重要的改革就是迅速完善知识产权制度,这比国企改革重要,比投融资体制改革重要,是经济长久发展的核心制度保障。
本报记者 杨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