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郭剑烽)第六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共设水、大气、土壤、固废、工业、农村农业、生态和循环经济等8个专项领域和若干保障措施,安排220余个项目,预计总投入约1000亿元。市政府上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第五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已全面完成,已编制第六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并启动“十三五”环保规划编制工作。
记者获悉,第五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聚焦7大专项有力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共实施了268个重点项目,总投资740亿元。
● 水环境保护专项 大力推进水源地配套保护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建成东风西沙水库,启动黄浦江上游水源地建设。加快污水厂网建设,全市城镇污水处理率提高近5个百分点,达到88%以上。
● 大气环境保护专项 进一步加强了PM2.5等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全市燃煤电厂基本实现脱硫、脱硝和高效除尘全覆盖,完成3000多台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实现了燃煤消耗负增长。
● 固体处置专项 以完善收运处置体系为重点,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
● 工业污染防治专项 全面加强工业污染防治,三年完成2100余项产业结构调整项目,桃浦、南大、吴淞等重点区域转型稳步推进。
● 农业与农村环境保护专项 三年累计完成68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减排工作,推广绿肥种植161万亩,推广有机肥施用61万吨,完成357个村庄改造,受益农户达9万余户。
● 绿化生态专项 进一步完善绿地林地系统,全市新建绿地3180公顷、新增林地4.3万亩,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3.4平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4%左右。
● 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专项 着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三年完成1000余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全市循环经济水平进一步提高。同时,加快提升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修订《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完成锅炉、餐饮油烟等10项地方标准规范制修订,完善生态补偿、环保电价、超量减排奖励等一系列引导政策。在全市经济保持增长的同时,4项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分别较2011年下降9.7%、11.5%、21.2%和23.6%,提前一年完成国家“十二五”减排指标,环境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水环境质量保持总体稳定,略有改善。当前,本市以PM2.5为代表的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还很突出,主要水体氮、磷超标严重,河道黑臭在局部区域不同程度存在,化工异味、餐饮油烟等问题社会反映较为强烈,城乡环境差异明显,城市生态功能不足,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任务仍十分艰巨。
据介绍,第六轮行动计划将更加明确“质量导向”,围绕空气、水、城乡生态环境等改善,针对性加大重点领域治理力度;更加重视“源头防控”,进一步强化能源、产业结构优化和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等源头措施,以环境保护促进转型发展;更加注重“创新驱动”,通过理念创新、技术创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全面推动第六轮各项任务和重点项目实施,确保计划目标的顺利完成。同时,市民关注的郊区河道、畜禽养殖场、分散小企业、餐饮油烟等污染问题整治也都列入其中。
目前,“上海环境”网站(www.sepb.gov.cn)正公开征询社会各方的意见。欢迎社会各界、广大市民和媒体朋友们积极参与,为改善申城环境提出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