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以来,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连续五年被列为市政府实事项目。2011年本市在居住区启动了新一轮分类减量工作;2012年垃圾分类范围扩大至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集贸市场和公园等场所;2013至2014年,全市分类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同时积极探索激励机制。围绕人均生活垃圾末端处理量比2010年减少20%以上的“十二五”规划目标,本市通过“大分流、小分类”系统建设,促进湿垃圾循环利用等措施,人均生活垃圾末端处理量从2010年的0.82千克/日下降到2014年的0.66千克/日。
可以看到,“百万家庭低碳行,垃圾分类要先行”的效应逐年显现。静安全区,徐汇、长宁、浦东中环以内区域以及松江、奉贤城区部分,其余各区至少一个街镇,已实现具备推行条件的区域全覆盖。
同时,本市不断完善电子废弃物交投网络,依托商业服务、社区、机关等网点,在浦东新区、长宁、静安、杨浦等区共设置了2023个专用电子废弃物回收箱。
目前全市生活垃圾设施无害化处理能力达到21500吨/日,2014年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