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兼谈张波的书法
~~~——兼谈张波的书法
~~~——兼谈张波的书法
~~~——兼谈张波的书法
~~~——兼谈张波的书法
~~~——兼谈张波的书法
     
2015年02月12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欣欣然
——兼谈张波的书法
郭舒权
  郭舒权

  张波今年恰好到了“五十知天命”的岁数。他的书法之路,虽有坎坷,但终究是幸运的。岁数不算大,成绩却不小了。他认为,感恩者有三:一是感恩他的父母,“逼”他学习书法;二是感恩他的启蒙老师袁寿连,带他走进了书法殿堂;三是感恩他身边的贵人和友人,相助他在书法之道上一路走来,走到大家的视野里。

  现在喜欢书法的人越来越多,如何欣赏?是个问题。

  我国有诸多的艺术门类,书法占着崇高的地位,有人把它说成是东方文化的代表,有人把它说成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我认为,书法的地位之所以高,是因为:它极其简单,它又极其复杂;它极其平常,它又极其玄妙;它是小技,它又通大道;它是形而下的,它又是形而上的;它是手写的,它更是心境的映现。

  张波写过一篇《书法与哲学》的文章,结尾说:“书法之中有哲学,哲学贯穿于书法。”我觉得他的说法有道理,是把握住了书法的机杼。无论是作者,还是观者,这个基点是很重要的。

  艺术之源来自老庄。为什么?

  中国的老庄哲学,把万事万物概括为“阴”、“阳”两个对立的范畴。而书法运笔中的提与按、轻与重、快与慢,线条的粗与细、方与圆、曲与直、刚与柔,墨色的枯与湿、浓与淡,结字和章法的疏与密、虚与实、欹与正、离与合等等,恰恰体现了对立统一的事物发展规律。所以,汉代的蔡邕说:“书肇于自然。”唐代的张怀瓘讲:“书者法象”,要“囊括万殊,裁成一相。”清代的翁方纲则认为:“世间无物非草书。”书家是把自然之美融入到自己的审美境界,经笔墨变化,展现自己的情感心绪与品格修养,“达其情性,形其哀乐。”一个聪慧的书家,必是熟稔此道的。

  综观张波的书法创作,正是基于阴阳对立统一之思路。化义为形,以他行书为例,其字体常有鸾凤腾空之势,外表看似不平衡,却互相依靠,保持着平衡,它有生气,有美姿,有呼,有应,一气呵成,不可修改。他笔下的线条和结体,会变化,能统一。由此可见,他驾驭笔墨的功力,在同辈中,可谓是个佼佼者。

  以上说的,是书法创作的基本思路。再说一点辨析线条优劣的基本方法。大画家克利说过,在线条中散步。这是西方人对东方线条的高度推崇和赞美。

  书法之妙,妙在章法、结体、墨法和线条。而书法之耐看,则在既单纯又丰富的线条之中。翻开张波的这本作品集,其线条:肯定且洒脱,无滞涩和油滑;活泼并自由,无刻板和僵硬。其优美线条的产生,一则是中锋运笔为主,有韧性和弹性,犹如糯米,富有嚼劲;二则偶以侧锋,无意中有意趣;三则线条有起伏,如“清风吹水,自然成纹”,这是他的用笔之法。至于线条中的用墨之法,只要看看他写的枯笔,能以枯逐湿,并呈颗粒状,便知功力不一般了。         (节录自《张波书法集》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化新闻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财经新闻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04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饕餮四海/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广告
   第B14版:广告/好吃周刊
   第B15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16版:广告
时、位移人
白云源记
文化杂咏·野史
欣欣然
明月二三事
一张演出海报的诞生
新民晚报夜光杯A22欣欣然 2015-02-12 2 2015年02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