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办公室里,堆满了从国内外各大剧院搜集来的演出季宣传品,杂乱中却有两幅演出海报醒目地张贴在墙上,一幅是2010年德国科隆歌剧院的瓦格纳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另一幅则是2012年上海大剧院与上海芭蕾舞团联袂制作的现代芭蕾《简·爱》。现代芭蕾《简·爱》海报的诞生过程就像这部原创舞剧一样,充满了挑战和创作的乐趣,是剧院和舞团合作的结晶。
最初着手海报设计的时候,剧目还刚刚立项。预热阶段的海报就是从传统思维开始的。我们从小读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听上译厂配音的电影,看舞台上的话剧演绎,当辛丽丽找到德国的编舞帕特里克来用舞蹈语汇讲述这个经典故事时,我们的理解仍停留在纯爱小说阶段。没有具象的人物造型,设计师顾琰和小伙伴们做起了手工劳动:淡紫罗兰底色,白色的窗棂后是一个女子背影的剪纸;投影在窗前的,是一个芭蕾舞者的轮廓,侧前方一枚金色的花朵绽放。意境似乎有了,但又似乎还未传达出舞蹈语汇,只是直观的扣题:简·爱。
与此同时,创排的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真正走进上芭排练厅跟拍、采访数日后,我们才开始理解这部舞剧编舞的情感表达,才逐渐体会到创作过程的痛苦。老帕说:“创作像完成一个拼图,每个人都要找到他的位置。疯妻子贝莎与罗切斯特是通过恨与痛联系在一起的,而简让罗切斯特平静。我要做的,并不是颠覆观众心中的简爱形象,而是重新诠释罗切斯特与贝莎。结尾三人舞段的表达,不只是一种平衡,更是一种升华。”人物关系的冲突,古典舞蹈技巧和现代芭蕾表现力的冲突为演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惑和挑战,让排练场上的气氛一度紧张和凝重。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海报设计的思路:如何明晰地表达出这个作品的思想和人物关系?
进棚拍定妆照!结果仍然差强人意。一天忙活下来,却摆拍痕迹明显,可想而知,第二轮海报效果出来,让大家在电脑前再次沉默。“必须要让三个演员找到舞台上的感觉!”大剧院和上芭同时意识到这点时,我们的创造力也被激发出来了,中剧场的舞台留出空档,演员们调整了排练时间,化妆、服装师全部到位,灯光则由剧院技术部操作,编舞老帕现场导演,二路摄影师同时抓拍。当近千张底片导入电脑时,我们知道,这次应该有感觉了!
参与创排给了设计师灵感,三个演员在舞台上的各种舞段定格,在设计稿中几经排列重组,当一张三人叠加造型的设计稿出现在电脑屏幕上时,我们的目光被牢牢吸引住了:在清醒与疯魔间挣扎的贝莎、在爱与尊严中犹豫的简·爱占据了画面的前区,她们优雅的手臂和头颈线条分明划出了两条不同的人生轨迹,而在爱中迷失的罗切斯特居后,身形又倾于简爱的方向……鲜明的戏剧张力和人物性格跃然纸上又呼之欲出。主视觉海报设计终于诞生了!老帕的编舞阐述为这个成功的设计做了最好的注解:“在爱的能力上,罗切斯特一直在寻找,而两位女性已经走在了他的前面,她们对爱的理解更深刻、更诚实。直到罗切斯特失明,他才真正学会爱,看到爱。”
十日谈
大剧院“制造”
那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请看明日本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