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2月2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趣读咏春叠字诗
戴文华
  戴文华

  我国古代诗人常常在一首诗中利用叠字来获得别具一格的艺术效果,使音调更加动听,主旨更加鲜明。梁元帝《春日》诗写得好:“春还春节美,春日春风过。春心日日异,春情处处多。处处春芳动,日日春禽变。春意春已繁,春人春不见。不见怀春人,徒望春光新。春愁春自结,春结谁能申。欲道春园趣,复忆春时人。春人竟何在,空爽上春期。独念春花落,还似昔春时”。共十八句竟用二十三个“春”字,再加上“日日”“处处”“不见”等字法稠叠,可谓奇文。

  五代时欧阳炯《清平乐》:“春来阶砌,春雨如丝细。春地满飘红杏蒂,春燕舞随风势。 春幡细缕春缯,春闺一点春灯。自是春心缭乱,非干春梦无凭。”这首词写立春,一连用十个“春”字,句句用“春”,有两句用了两个“春”字,稍有平板堆砌之感。字的重复使用有多种技巧,有的可增加语言回环往复之美,有的可巧用双关语,有的则是它们组成的新词义的双音节词。诗人运用语言的“调色”,也可以描绘人间的景色。《清平乐》的“春”字看似重复,实则颇富变化。词中的“春”“春雨”“春地”“春燕”“春幡”“春缯”“春闺”“春灯”“春心”“春梦”,可以说是小同而大异的事物了。词人巧用它们为表现闺思渲染了春的气息。

  宋代苏轼《减字木兰花·立春》:“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陈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这首词大量使用同字,全词八句,共用七个“春”字,但不平均配置,显得错落有致。而不用“春”字之句,却分别用两个“红”字和两个“花”字。词上、下片首句,都是从立春的习俗发端。春牛即耕牛,春杖指耕夫持杖侍立;春幡,即“青幡”,指旗帜。春胜,一种剪纸,又称剪胜、彩胜,都是表示迎春之意。第二句都是写“春风”,风从海上来,春风吹醒酒,春酒醉人,情趣浓郁。桃花、杨花,红白相衬,分外妖娆,春景春色,美不胜收。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化新闻
   第A14版:文化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新民法谭
   第A19版:新民法谭
   第A20版:新民法谭
   第A21版:申城社区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彩票世界
   第B04版:理念分享/金市汇市/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06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网上网下
   第B08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当元宵不再闹
“享受猪肉二斤”
大团打铁铺
北海踏沙
今宵灯谜
趣读咏春叠字诗
三言两语记
在家“有氧锻炼”
新民晚报夜光杯A23趣读咏春叠字诗 2015-02-27 2 2015年02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