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2015年03月05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你才零起点
吴 强
  吴 强

  我没想到,现在的上海一年级小学生上学竟然那么快乐!

  据说,最新的全样本调查显示,多达85.46%的家长在回答“孩子上学是否快乐”时表示“很快乐”,12.63%认为“比较快乐”,仅有不到2%家长认为“不太快乐”。

  从公心虑,看到孩子们那么快乐,实在可喜可贺!从私心计,真可惜余生也早,甚至我儿子也太早,他现在怎么就两年级了,居然错过了那么快乐的一年级。有此私憾,心有不甘,不免想再掂量一下这调查出来的“快乐”:

  首先,小孩子本来绝大部分就是快乐的高手,一块泥巴、一朵小花、一只飞过的鸟、一句无聊的话,都可能让他快乐,是年龄和成长逐渐把孩子的快乐感受磨洗掉了,歌里这样唱,“随着年龄由小变大,他的烦恼增加了”。所以,调查一年级小朋友的“快乐”意义不大。天性如此,与卿何干,不能拿来作为某些成功的佐证;

  其次,“孩子上学是否快乐”命题,其实是混淆了“上学”和“上课”。孩子在学校的主要时间都是在上课,而“上学快乐”哪里就等于“上课快乐”。“上学”的概念更宽泛,一年级小朋友到学校,接触与幼儿园不同的环境和朋友,心智、体力渐长后和同学疯玩的自由度也更大,这些都可能是“快乐”的来源,但与占去主要时间的“上课”关系不大。

  第三,“快乐”调查还得出一个“零起点”与“非零起点”孩子学习无显著差异的结论。我是赞成“零起点”的。但是,仅凭小一生情况就论定,难免显得武断,缺乏说服力。“非零”支持者完全可以说:别那么短视啊,差异自然会在日后学习中慢慢体现出来的。其实,零与非零本来就是个伪命题,家长、幼儿园老师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何尝不是学习,何尝不是成长。小朋友看到调查为“零起点”作不必要的辩白,一定会说“谁零起点,你才零起点!”

  当然咯,得出快乐的调查结论,总比不快乐要好。只是,这份快乐,究竟来自何处;这份快乐,又能保持多久,或许才更值得深思。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第A03版: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第A04版: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第A05版: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第A06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7版:全国两会·观点
   第A08版:全国两会·话题
   第A09版:全国两会·话题
   第A10版:焦点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评论·随笔
   第A13版:上海新闻
   第A14版:上海新闻
   第A15版:社会新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专版
   第A20版:文化新闻
   第A21版:文化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04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14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B15版:家装专版
   第B16版:家装专版
红包“微腐败”不是礼尚往来
你才零起点
让好会风催生好声音
人人都有创业梦
“奔跑吧兄弟”
拥挤与空旷间的平衡术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12你才零起点 2015-03-05 2 2015年03月0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