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3月07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化艺谈
为羊“平冤”
尹颖
  ◆ 尹颖

  说到羊,很多年轻人恐怕会想到“喜羊羊”这样可爱的卡通形象吧?其实古往今来,中国人对于羊的形象有过很多解读,其文化内涵有褒有贬。

  由于羊很早便走入人类视野,因而在早期原始文化遗存中活灵活现。斑驳的岩画中,有它们壮硕的身影;陶器的图案里,有它们美丽的面容;从商代的“四羊方樽”、“三羊铜罍”,到汉代的“羊型铜灯”、唐代的“三彩陶羊”,直至当今的年画、剪纸等各种民间工艺品,羊的各种形象随处可见。

  古人认为,羊在六畜中最为温驯,差不多已经成为“温驯”的代名词了。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执贽》说:“羔有角而不任,设备而不用,类好仁者;执之不鸣,杀之不啼,类死义者;羔食于母,跪而受之,类知礼者;故羊之为言犹祥欤!”羊因为有这么多难得的优良品质,所以自古就在重大祭祀中充当牺牲。而口口声声“远庖厨也”的“君子”们,也对羊的宰杀安之若素。战国时代,梁惠王有一天看见有人牵着一头牛去“衅钟”,不忍心见牛被杀,命令将它放了却用羊来代替!就连一贯鼓吹“仁爱”的孔子也说:“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然而在今天的生肖文化中,却有不少人对羊有了偏见,认为羊年生子命运不佳,于是纷纷避开羊年生产;更有甚者,竟不惜提前剖腹,来躲避所谓的“厄运”。其实这不仅从科学角度而言毫无根据,而且老祖宗的文化传统也并未有此之说。生肖不过是古人的纪年方式,从魏晋以来,生肖属相才与人的诞生有关,而这种联系经过当时的阴阳先生附会,才让羊蒙上了“不白之冤”。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3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4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5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6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7版:全国两会·观点
   第A08版:3·15专版
   第A09版:3·15专版
   第A10版:评论·专栏
   第A11版:综合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新视界
   第A15版:新视界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圈
   第A18版:动态/文娱圈
   第A19版:文娱圈/动态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名家示范/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邮珍赏析
   第B12版:家装专版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目击
追摹宋元得高趣 竹石栖禽有新意
健笔展缶风
为羊“平冤”
蹊径别开的缶门高徒赵古泥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B07为羊“平冤” 2015-03-07 2 2015年03月0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