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去政协小组讨论会听会,听到的批评声音多了,“深受鼓舞”、“令人振奋”之类“穿衣戴帽”式的空话、套话少了。
昨天上午,在新闻出版界小组讨论会上,大多数委员一开口,都是一针见血批评政府的一些工作的,如对治理水质、空气等的效果,大家不满意,认为其“不提气”、“不作为”。甚至还有委员质疑前天总理报告政府工作时,会场响起的那数十次掌声,觉得“没有必要”:“作为代表委员,是来审议、听取报告,监督政府,给报告给政府提意见的,鼓不鼓掌并不重要。”
政协委员要代人民行使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权力。对政府和其他方面存在的各类问题,开展批评,并督促改进,责无旁贷。
冯骥才委员去年说过:“我已经开了32年的会了,没发现一个政协委员因为说了猛话、唐突的话、刺激的话惹出事来,委员应大胆发声敢于批评。”
俞正声主席曾经强调,在政协的各种会议和活动中,要始终坚持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辫子的“三不”方针,提倡热烈而不对立的讨论,开展真诚而不敷衍的交流,鼓励尖锐而不极端的批评,努力营造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民主氛围。
“在两会会场上,批评不可少,批评很重要,批评自然是为被批评者好。只是,批评不能泛泛而谈,言之无物,不着边际,批过拉倒,缺乏建设性、针对性。”在全国政协委员郑惠强看来,“开门见山提意见,直截了当说问题,拿出对策促解决”,这样的批评才是有含金量的批评,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
在2014年4月举行的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姚明委员在“取消赛事审批,激活体育市场”的发言中,批评“体育赛事审批在各个项目中普遍存在,市场主体投资的商业赛事、友谊赛也不例外,而竞技审批制度,容易滋生腐败。”并提出了可操作性的改进建议。
国务院领导对此非常重视,姚明富有含金量的批评意见,被吸收进去年10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意见》明确提出:“全面清理不利于体育产业发展的有关规定,取消不合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领域,都要向社会开放”,还要求“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审批”。
记得在全国政协会议的历史上,提出高含金量批评意见的政协委员有很多,像政协委员李金华批评国家发改委、政协委员葛剑雄质问教育部部长等,最后都促使问题得到了解决。
一位基层的政协主席与政协委员们共勉:“要用好话语权,不求说了‘算’,但求说得‘对’。”就批评而言,这个“对”,指的就是含金量。这就要求政协委员在履行批评监督职能的时候,始终要以人民利益为重,以群众期盼为念,多建顺民意的真言,多献遂民愿的良策,多办得民心的实事,多提接地气的批评。
如果听不到真实的声音,听不到不同的声音,听不到批评的声音,人民政协就将失去生命力。为了人民政协的生命力,请为政协委员富有含金量的批评喝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