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共同处理跨区域网络消费争议
~~~共同处理跨区域网络消费争议
~~~共同处理跨区域网络消费争议
~~~共同处理跨区域网络消费争议
~~~共同处理跨区域网络消费争议
     
2015年03月12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消保委与8家电商签“绿色通道”
共同处理跨区域网络消费争议
陈杰
  11:00上午首发

  本报讯 (记者 陈杰)在网上买了个东西,发现有问题,一找网站和商家,如果在外地,投诉维权就碰到很大困难。近年来,本市消费者反映外省市电商企业的投诉迅速增长。今天上午,市消保委与百度、腾讯、支付宝、去哪儿、大麦、途牛、艺龙和拉手网等8家电商企业签署了“跨区域网络消费争议处理联网合作协议”。以后,如果发生消费争议,上海消费者可以直接向市消保委投诉,签约电商建立工作制度,配备专职人员处理。达成协议的,反馈至市消保委;未达成协议的,请市消保委调解。

  市消保委相关负责人透露,2014年受理网络购物投诉33609件,同比增长106.6%,占投诉总量的28.1%。目前关于网络购物投诉的特点非常明显。一是质量问题,如商品存在瑕疵、货不对版等;二是虚假宣传,如电商夸大产品性能、虚标价格、虚假服务承诺等;三是售后服务,如退换货不及时、售后服务态度差、承诺七日内退货未履约等;四是集中促销出现问题,如取消订单、拒不发货等。

  然而,网络购物无地域限制的特点带给消费维权的新挑战,以地域管理为主的调处方式已不能适应网络交易无地域限制、虚拟性等特点。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往往因地域限制、付出的维权成本高等因素选择放弃维权。针对此类消费维权新问题,市消保委自2012年开始着手尝试处理本市消费者与外省市电商企业的投诉。

  现在,网购平台大多是跨区域的。市消保委为此进行的调查显示,消费者普遍认为跨区域消费维权更难。请消费者采用十分制对消费维权的困难程度进行打分,上海消费者平均给网络消费维权难度的打分为6.37分,认为难度大。调查还显示,对于建立跨区域消费维权平台,有92%的消费者表示支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3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4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5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6版:全国两会·观点
   第A07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8版:评论·随笔
   第A09版:要闻
   第A10版:焦点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3·15专版
   第A17版:3·15专版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化新闻
   第A21版:文化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财经新闻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04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饕餮四海/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14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4版:家装专版
“苹果”自出“私拆”报告遭质疑
不合格率高于实体店
玻璃体温计被召回
市消保委与8家电商签“绿色通道”
四大原因引发车险纠纷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12市消保委与8家电商签“绿色通道” 2015-03-12 2 2015年03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