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陈杰)在网上买了个东西,发现有问题,一找网站和商家,如果在外地,投诉维权就碰到很大困难。近年来,本市消费者反映外省市电商企业的投诉迅速增长。今天上午,市消保委与百度、腾讯、支付宝、去哪儿、大麦、途牛、艺龙和拉手网等8家电商企业签署了“跨区域网络消费争议处理联网合作协议”。以后,如果发生消费争议,上海消费者可以直接向市消保委投诉,签约电商建立工作制度,配备专职人员处理。达成协议的,反馈至市消保委;未达成协议的,请市消保委调解。
市消保委相关负责人透露,2014年受理网络购物投诉33609件,同比增长106.6%,占投诉总量的28.1%。目前关于网络购物投诉的特点非常明显。一是质量问题,如商品存在瑕疵、货不对版等;二是虚假宣传,如电商夸大产品性能、虚标价格、虚假服务承诺等;三是售后服务,如退换货不及时、售后服务态度差、承诺七日内退货未履约等;四是集中促销出现问题,如取消订单、拒不发货等。
然而,网络购物无地域限制的特点带给消费维权的新挑战,以地域管理为主的调处方式已不能适应网络交易无地域限制、虚拟性等特点。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往往因地域限制、付出的维权成本高等因素选择放弃维权。针对此类消费维权新问题,市消保委自2012年开始着手尝试处理本市消费者与外省市电商企业的投诉。
现在,网购平台大多是跨区域的。市消保委为此进行的调查显示,消费者普遍认为跨区域消费维权更难。请消费者采用十分制对消费维权的困难程度进行打分,上海消费者平均给网络消费维权难度的打分为6.37分,认为难度大。调查还显示,对于建立跨区域消费维权平台,有92%的消费者表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