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运动汇
     
本版列表新闻
~~~浦东新区辅读学校体育老师施卓英20年育人不倦
~~~浦东新区辅读学校体育老师施卓英20年育人不倦
~~~浦东新区辅读学校体育老师施卓英20年育人不倦
~~~浦东新区辅读学校体育老师施卓英20年育人不倦
     
2015年03月15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浦东新区辅读学校体育老师施卓英20年育人不倦
华心怡
■ 施卓英老师与她的学生在一起 本版图片 记者 周国强 摄
▲ 学生制作的元宵灯挂在教室门口,十分温馨
▲ 施老师上课前帮学生热身
  ◆ 本报记者 华心怡

  行进中国·精彩故事

  乍暖还寒,午后的阳光透映出春日的和煦。一阵微风吹过,三排挂在门廊上手工制作的元宵灯摇摇摆摆,争奇斗艳。浦东新区辅读学校里,有朗朗的诵读声传出,不那么整齐,甚至还掺杂着咯咯的笑声。孩子们,正在上课呢。

  这是最寻常的一天。

  51岁的施卓英,走下教学大楼,她要去一层的练操房张罗一番。施老师的走姿仍有些别扭,那是她去年意外骨折留下的后遗症。正是这所辅读学校,组成了过去两届特殊奥林匹克中国体操代表队。正是这个施卓英,一个人既当教练,又当领队,2011年的雅典特奥会,体操队带回了25枚金牌,6枚银牌和2枚铜牌。

  阳光,雨露,爱与被爱……我们习惯把生活的种种给予视作理所应当,却不曾念,有其他不同的人生更需勇敢与坚韧。今年是施卓英来到辅读学校的第20个年头,她的话总是很实在:“我不想谈自己的付出,我只想说这么多年来,孩子们同样给了我许多快乐。”

  研究录像 自学成才

  1995年,施卓英从一所普通的小学调来了辅读学校。她只是一名普通的体育老师,原先有一些艺术体操的背景。“体操不是很容易的运动,原来也没有人给这群孩子们开设过这个项目,我觉得这会对大家的体质和能力发展有所帮助,也想做一些新的尝试。”这就是体操落户辅读学校最初的想法。

  施卓英立即行动起来,她写信给国际特奥会亚太区的相关人员,希望能够获得一定的资料。不久后,几张特奥会体操比赛的光盘从台湾寄到了施老师的手中。那段日子,每天放学后施卓英一个人关在练操房里看片子,“对我来说这些也都是全新的内容,我必须自己会了,才能教给孩子们。”她看了一遍又一遍,模仿其中的动作,研究串联的细节。入夜了,校园里一片寂静,施卓英在体育馆里翻跟头的声响,格外清晰。

  终于,一支体操队就这样被“磨”了出来。同学们八时上课,施卓英七时就到学校,放学后又总要多留几个小时,为的就是在不影响学生正常学习时间的情况下,带着大家“摸爬滚打”练体操。每个周六早上,她还会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为体操队的孩子们加操。此外,施卓英总会想方设法动用自己的老关系,找来朋友和旧同事,为队员们作更专业的指导。累吗?施老师“答非所问”:“一开学,我的体操房门一开,就有同学过来找我,她们扑到我怀里撒娇说想念,那一刻我觉得我就是最幸福的人。”

  无微不至 心系学生

  “对付”这些特别的学生,常规的管教并不常常见效。多年来,施卓英琢磨出一套自己的办法。有学生练了一半突然发脾气哭了起来,她会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薯片哄人开心;有学生中途退缩,她会来到照片墙前“看图说话”,那里陈列着她平时为孩子们拍摄的体操美图。“这些孩子特别需要鼓励,你必须一直为她们打气,告诉她们一定能做到最好。”

  2011年特奥会前,施卓英一个人带领8名队员到天津封闭集训3个月。孩子们想妈妈了,施卓英为她们讲故事,陪着她们入睡。队伍中有个“唐宝宝”,平时在家只吃荤菜,只喝可乐,施卓英通过奖励和教育,硬是扭转了她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来到国际赛场,她不仅关心孩子们的饮食起居,讲解比赛要领与规范,更是担负起发表新闻,比赛摄影的工作。校园内外,佩服施卓英的人不少,校长王英就是其中一个。“她真的非常不容易。2007年特奥会,施老师的大儿子高考,2011年特奥会,又轮到施老师的小儿子高考,她都不在身边,而把所有精力放在学校的孩子们身上,她的身上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能量。”

  施卓英不太愿意多说自己当校长吃苦耐劳和循循善诱的事迹,“对自己的孩子,我肯定也是以一个母亲的爱去照顾他们。但那个时候,体操队的孩子们更需要我。”她记得比赛时队员的手上磨出了血泡,“我为他们一个一个修掉,他们一定特别疼,但还坚持完成比赛,都是了不起的孩子。”

  爱是导航 梦想不灭

  20年,当年的小萝卜头,也已经结婚生子。施卓英不时收到喜帖,而那些大朋友们,也常常会回到学校看望学弟学妹。“体操队的元老队员,还会来给新队员们上课,纠正动作。”这是怎样一幅友爱画面。他们或不曾拥有最明媚的开端,却因为爱拾起最灿烂的未来。

  “练体操的初衷,其实就是给这些孩子们更多自信。”体型更健美,性格更开朗,社交更自如,练习体操带来的转变是巨大的。看到自己的孩子能够在老师的帮助下填写出国比赛的申请表,许多家长激动地难以自已。“一些很小的进步,对他们来说都是很大的鼓舞。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孩子们更多地融入社会。”施卓英说只要自己还有能力,就会一直继续这份工作,“心中有对孩子们的一份爱,就不难坚持。”

  我们拥有同一片蓝天,我们共享同一份至爱。施卓英,心中是有大爱的。这些年来,面对这群孩子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她不假思索:“人和人是不同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到自己的最好。今天比昨天进步一点,明天又比今天更好一些,用努力去赢得别人的尊重。”

  体操队成员张启是施卓英的“小尾巴”。她六年级了,也是班级的大队长。她说:“最爱施老师,像妈妈一样。”张启也有梦想,“当一个体操明星”。在这群孩子心中,植下一个梦,有时比开花结果更重要。施卓英和她的同仁们,写下申城至善至美。

  【相关链接】

  浦东新区辅读学校

  浦东新区辅读学校是一所拥有三个校区、400多名智障学生,集九年义务教育和三年职业培训的特殊教育学校。在“为每个智障孩子提供最适切的教育,让每个孩子得到更优发展”的办学理念指导下,以“我行,我能行”的特奥精神为宗旨和活动口号,学校积极开展特奥运动,发扬特奥精神,从1994年在上海市第二届特奥运动会上夺取该校的首枚特奥金牌以后,学校的特奥运动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及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开展得如火如荼,并获得了骄人成绩,先后获得了区、市、国家乃至国际比赛的数百块金银铜牌,学校也获得了全国助残先进集体、上海市特奥先进集体等荣誉。近几年,学校培养了世界特奥信使徐闯,全球特奥领袖乔美丽、全球特奥形象大使冯洁、于湜晟频频出现在世界特奥会的舞台上,以流利的演说,诠释着特奥的理念和内涵,赢得了海内外无数观众的掌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3版:全国两会·总理记者会
   第A04版:全国两会·总理记者会
   第A05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6版:百姓故事
   第A07版:消费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3·15专版
   第A09版:3·15专版
   第A10版:读者之声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新视界
   第A15版:新视界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运动汇
   第A18版:2015·上海市民体育大联赛专刊
   第A19版:运动汇/烽火周末
   第A20版:文化新闻
   第A21版:文化新闻
   第A22版:新闻面对面
   第A23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24版:目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2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玩转粽子球 扬帆淀山湖
新民体育微信公众账号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广告
新民晚报运动汇A17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2015-03-15 2 2015年03月1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