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2: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3月15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郊宾馆的前世今生
邱根发
■ 西郊宾馆内河道
■ 上世纪40年代末,姚家后代在怪屋旁合影
■ 上世纪40年代末,姚家后代在怪屋附近的河道中划船
▲ 西郊宾馆内湖泊
▲ 西郊宾馆内逸兴亭
  ◆ 邱根发

  以大面积草地、树林和湖泊著称的西郊宾馆,原称414招待所,是上海绿地面积大、景致美的国宾馆,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担负着接待中央最高领导和世界顶级政要的重要任务。自然,这里的一切都不同凡响,一切都颇具神秘色彩,连她的“前世”身份都与众不同。

  壹  李克农同志来沪参与选址

  据市委警卫处的李成润老同志回忆,1959年,414招待所在选址的时候,时任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军事委员会情报部部长、外交部副部长的李克农同志,曾亲自来沪参与选定。当时他公务出差住在岳阳路145号(原宋子文的住宅,解放后属市委招待所,现在是老干部局办公处),有一天柯庆施同志来看他,对他说,现在找到了一处适合毛主席居住的房子,在虹桥路附近。李克农听了很高兴,立马跟他前去观看。他们驱车沿着虹桥路西行,拐入虹桥路路北的一条小马路淮阴路,在一片树林的后面,找到一处有些奇怪的房子,这就是后来所谓的“怪屋”。

  这处房子建在一处不大的斜坡上,表面看是栋平房,其实是栋沿山坡建筑的二层小楼,周围有大片的绿地,门前有条小河,弯弯地竟通到了室内,周围环境很安静、典雅。室内的装潢也非常考究,除了主人卧室、客人卧室,还有西式客厅、中式客厅、西式餐厅、中式餐厅、茶室、舞厅。与二楼舞厅平行的室外还有一个游泳池。一楼西式客厅有一半是玻璃房,采光很好,那屋顶的玻璃窗还可以来回移动,坐在室内就可以享受“阳光浴”。中式客厅很大,可以当会议室,还可以放电影……这是一处远离闹市中心、设备齐全优雅、外观非常别致的小洋楼,居住其中绝对安静、舒适,而且,这个地方离虹桥机场很近,方便主席行止。还有一个优势是这里环境优美,独立门户,与周边其他房舍相距较远,这就便于安全保卫。

  这么一栋精致、私密的、远离闹市又功能齐全的小楼,李克农同志看了连声说好,他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这么多年,也不知道上海竟有这么一个好地方。于是市委当天下午就召开会议,经研究决定,在这个地方建一个招待所。

  在这之前,毛主席来沪时基本都住在锦江饭店及华山路原太古洋行大班的旧宅(现兴国宾馆一号楼),但那里环境不够安静,不方便工作,有一次毛主席来沪时就在专列上工作,没有下车,于是,当时的上海市委书记柯庆施就留心为主席找一处安静、舒适,又便于安全保卫的住处。不知是什么契机,他发现了这栋“怪屋”,不仅房子好,周边的绿地有十亩,而且与之相邻的,是原先一个德国人的西式花园,草地和大树都还在,看来一直有人精心保养的,还有一片棉花地,自然,作为农田,解放后都已收归国有。唯一的缺点是,这处房子的南面是一处很大的坟地,占地五十亩,人称姚家花园,其实是当年承建南京中山陵的著名建筑商姚锡舟先生的墓地,而那栋“怪屋”,正是姚锡舟先生大儿子姚乃炽的别墅。从“风水”上讲,主席专住的招待所与墓地相邻总是有点煞风景,但是唯物主义者是不讲究这些的,动员墓主把坟迁移到公墓里即可,而姚乃炽先生本人已去国外居住,房子已由政府代管,看来这一切都是好商量的,于是这个方案很快就定下来了。

  可是,一旦着手具体规划的时候,问题又来了,“怪屋”的房间不够用。于是,原先选定的地区不动,再把周边的范围扩大,“怪屋”作为休息室被圈选在内,在“怪屋”的西北部另建一处大一些的、更加实用的住处。这就是414招待所及其一号楼、二号楼、三号楼(又称甲部、乙部、丙部)的来历。

  说来也很有趣,这个招待所为什么叫414,而不叫114、214或其他号码呢?多年后笔者听西郊宾馆的老领导苏幼泉书记说,当初规划建设的时候,工程本身非常机密,前来施工的都是解放军部队。这么大的工程需要各方面协调才能落实,总要有个称呼或者代号吧。正好当时的绿化工程很大,每天都有卡车往里面运送树木和草皮,这个绿化工程的代号叫414项目,于是大家都叫414,建成后的招待所就沿袭了“414”这个神秘的数字。再后来又有了“415”招待所,因在“414”附近,就排序为“415”了,那是用来接待中央其他领导同志的。

  贰  姚锡舟的墓地迁往万国公墓

  如果按照最初的设想实施的话,姚锡舟的墓园与姚乃炽的别墅加起来,414招待所不过只有60亩地,后来怎么变成了1100亩地的超级大花园?设计人员吸取了经验,去杭州和武汉,参观了这两个地方的主席住的招待所,414的版图继续向北推进,攘括了淮阴路上286号、294号、305号几栋原先外国人的老别墅,还把著名实业家、永安纺织公司老板郭棣活先生捐献的乡间别墅也圈了进来。越过这些别墅再向西北推进,一直推到哈密路,这就是现在西郊宾馆的基本版图。

  要征地,别的事情都还好说,但墓地是私人的,而且是著名建筑商姚锡舟先生的墓地。

  据姚家后人讲,当初姚锡舟老先生在世时曾关照过子女:“等我死后,别把我葬到公墓里去。”1944年,老先生没有熬到抗战胜利就逝世了。抗战胜利后,他的儿子认真落实了老人家的遗愿。姚锡舟共有八个儿子,继承了他所创建的中国水泥公司、大通纱厂和华伦造纸厂等庞大的事业,决定为老人家建造一座独立的、很体面的陵园。于是八个儿子每人拿出一年的红利,在西郊的淮阴路南端买下五十亩地,其中一半是棉花地(淮阴路88号),一半是德国人的私家花园(淮阴路168号)。买地时,姚家的孙子孙女在棉花地里看到成熟的棉花从裂开的硬壳里绽出,感到非常有趣,急忙去摘,手被扎了也不觉得痛。买下地后,按照风水先生的指点,在棉花地那边给墓穴定位,然后把两块地的分界处的那条小河,挖深加长,挖上来的泥土垒成山丘筑起陵墓。原来德国人的那座老花园保持不动,棉花地那边专门请了一位外国专家设计、建造了和老花园风格基本一致的新花园,种上雪松、龙柏等珍贵树木和各色花卉,建成了姚锡舟的墓园。因绿地面积很大,市民就称之姚家花园。

  几年后(大约在1947年),姚锡舟的大儿子姚乃炽发现在这个地方陪伴老爸很好,于是在墓园以北的地方又买了十亩地,聘请了姚家世交汪敏信、汪敏庸工程师,由他们的协泰建筑事务所,参照姚乃炽从国外带来的现代派建筑的杂志照片,融入他本人的建筑理念,为他设计、承建了一栋形制特别、独一无二的“怪屋”,也就是当时的淮阴路200号。房子落成时已是1948年。

  十年后,政府要征用这片土地和这栋建筑,当时姚乃炽本人不在国内,但姚家其他后人很配合。在姚家迁坟的时候,绿地的那一头已经有解放军在挖地施工建414招待所了。

  叁  大上海的世外桃源

  上世纪50年代中,姚乃炽全家离沪去香港,为了争取公司被美国银行冻结的款项解冻,他又去了美国。“文革”后,姚乃炽回到上海,政府按照政策适当地给予了经济补偿。最后他叶落归根,在上海谢世。

  414招待所的总体规划由华东建筑设计院和园林设计院负责设计,由于原有的基础是西式园林和西式建筑,于是基本的构思也沿用了这个思路。具体做法是,将这块地上原有的大树充分保留,也保留了原先的小花园,将之统一纳入规划的整体格局。设计单位和建筑单位的能工巧匠,经过一年时间的加班加点,最终把这一千多亩地,建成了一座真正的世外桃源——园内既有大片的草坪,又有宽阔的水域(仅西北部的大湖水域面积就达八万平方米),还有多个专类园林和花园,如大树林区、山地区、花果林景区(牡丹园、桂花园、枇杷园、桃园)、竹林景区、池塘荷花景区、球根花园区、温室盆景区等等。在地形的设计上,东南部的丘陵土山是用挖湖取土、堆筑而成。同时将原有分散的不贯通的几条小河浜加以贯通,还设置了一处流水瀑布,既美化了景观,河中还可以养鱼种荷,使园内涌动着一股鲜活、灵动之气,又有利于安全保卫。

  在这样一个绿色天地中坐落的一号楼、二号楼和三号楼,与自然的和谐自是非同一般,与其说是招待所,不如说是一座花园、园林。

  一晃五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414招待所在改革开放的大潮里,早已改名西郊宾馆,而这里的园林和古木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春秋寒暑,现在愈加葱郁繁复,处处彰显了一种海派的、顶级的、不可复制的气派。现在人们步入其中,只要踩上软绵绵的牛毛细草大草坪,放眼那小山般起伏的香樟林、雪松林、银杏林,耳边传来布谷鸟的和鸣,眼看着树枝间的小松鼠跳来蹦去,远处的河边,一栋栋小红楼若隐若现,一对白天鹅、一对黑天鹅,正悠哉游哉地向这边游来……如果不是感觉迟钝的话,那定会情不自禁地感叹——这真是一片闹市中的仙境啊!“流连忘返”四个字,或许已经不能涵盖你全部的幸福感受。

  肆  各国政要来沪的首选之地

  为适应新的形势,改革开放后,西郊宾馆将原先8341警卫部队的营房改建成两排共48间客房,和新建的7号楼(睦如居)连接,又增加了60间客房,在“怪屋”的后面又加建了11套客房,西郊国际会议中心、西郊体育中心、另有一大片一百多幢小别墅。从某种意义上说,西郊宾馆的源头是姚家“怪屋”。从“怪屋”到目前1200亩地的超级国宾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目前仍旧是中外宾客津津乐道的话题。 

  遵照邓小平同志的指示,西郊宾馆与其他原市委招待所陆续实行对外开放,西郊宾馆的主要任务除了接待中央领导,还对外开放,接待外国元首和各国政要。从此,这座“沉寂”了二十多年的世外桃源渐渐被世人所知晓,其神秘的面纱逐渐揭开,而且成为各国政要来沪的首选之地。还有很多重要的国际会议也在此召开,如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六国元首的非正式会晤;APEC会议期间中美最高领导人之间进行的“中美峰会”;2011年10月有20多个外国政府首脑参加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会议。2014年5月,有49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参加的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在上海召开,其中习近平主席欢迎各国元首和施放礼炮的仪式也在此进行。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3版:全国两会·总理记者会
   第A04版:全国两会·总理记者会
   第A05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6版:百姓故事
   第A07版:消费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3·15专版
   第A09版:3·15专版
   第A10版:读者之声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新视界
   第A15版:新视界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运动汇
   第A18版:2015·上海市民体育大联赛专刊
   第A19版:运动汇/烽火周末
   第A20版:文化新闻
   第A21版:文化新闻
   第A22版:新闻面对面
   第A23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24版:目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2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西郊宾馆的前世今生
新民晚报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B12西郊宾馆的前世今生 2015-03-15 2 2015年03月1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