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迷惘的青春期,赶上最好的时代,含苞的李子君自有一番清韵。冰上有女初长成,她的表演才刚刚开始——谁说李子君不能成为明日的世界偶像?
国民妹妹
2014年索契冬奥会,中国军团美女云集。在外界热评的十大美女中,有神似张柏芝的王北星,有一战成名的张虹,有久经沙场的岳清爽,而李子君,则被称为中国代表团首席美女,甚至有人为她送上“国民妹妹”的称号。
每个看过李子君比赛的人都会喜欢上这女孩——在冰面上翩然起舞,纤瘦灵巧的她犹如一只误入冰雪世界的小精灵,她的举手投足之间,有着少女特有的清纯美好,而乖巧俏皮的个性也为她在赛场内外吸引了不少粉丝。
1996年底,李子君出生在吉林省长春市一个普通的家庭,父母为女儿取的名字里面寄托了很高的期待,“君君是属鼠的,子是代表她是子年生人,君是希望她能有君临天下的气质。”李子君曾经问妈妈为什么给自己取了一个男孩的名字,父亲告诉女儿:“我不觉得像男孩啊?这个名字很特别,绝对不会有重名。”
从小厌食,身体瘦弱,父母便萌生了让李子君“运动一下”的想法。而在母亲朋友的一次聚会上,5岁的李子君偶然看到了花滑视频,瞬间便被吸引住了。“妈妈,我想要学这个!”
首次踏入冰场,李子君居然未栽跟头。“穿上冰鞋滑行的感觉非常好,很自如,”李子君回忆说。在李子君的父母看来,花样滑冰这样一个经常摔跤、训练环境寒冷的运动,女儿只是图一时的新鲜,很快兴趣就会被日复一日的重复和疲劳所磨灭。但一年之后,李子君在全省的青少年花样滑冰比赛中一举夺冠,改变了他们全家的轨迹。
变成一姐
中国花样滑冰最早被世界所熟知,就是从上世纪90年代的女单项目开始,从1994年利勒哈默尔陈露带回的铜牌,再到1995年伯明翰世锦赛的冠军,特别是在1998年长野冬奥会上,一曲荡气回肠如歌如诉的《梁祝》,为陈露赢得了“冰蝴蝶”的美誉。令人遗憾的是,随着陈露的退役,此后的十数年间,中国在女单项目上再无能达到,甚至接近陈露水平的选手。
这种无人可用的窘况,终于在2008/2009赛季开始有所突破:当时,中国冰协派出耿冰娃、李子君和张可欣三位女单小选手,前往美国接受高水平训练,为2014年的索契冬奥会培养好苗子——这也是李子君的名字首见报端。
对于李子君来说,这是她在花样滑冰事业上一个绝好的机会,也正是在这段海外留洋之旅结束后,李子君开始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在2012年全国冬季运动会上,李子君技压群芳,连夺表演自由滑、短节目、自由滑三枚金牌,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中国花样滑冰的一姐。那一年,李子君只有15岁。
找回自己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青春期代表的或许是青涩年华、粉色回忆。而对于女子花滑运动员而言,青春期带来的却是如噩梦般的烦恼。
俄罗斯著名花样滑冰教练阿里克谢·米申就曾经说过:“女人是脆弱的材料,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她们在赛场上的成绩,情绪、感情,一些很细微的东西都会影响她们,另外大多数女孩都很难抗拒身体发育带来的变化。”青春期的体重增长会影响女运动员外形上的美感,对体能提出更大的挑战。
17岁的美少女李子君在迎来索契冬奥会的同时,也在经历这种艰难的变化。
“我们练得特别苦、特别累,我都不知道哭过多少次了,不是因为练得不好,实在是真的太累了。”李子君说,当自己每天晚上疲劳地坐到床上,屡屡想到了放弃。在冬奥会开始前,由于伤病复发,体重快速增加,李子君的教练李明珠曾经十分担心她的状态。
教练的担心最终被证明是多余的。站上索契冬奥会的舞台,李子君找回重返巅峰的路。而在一个月前的四大洲大奖赛中,李子君终于滑出了自己近两个赛季最好的一套节目。
即将举行的上海花滑世锦赛或将成为李子君绚丽绽放的最好舞台。
本报记者 厉苒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