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本版列表新闻
~~~——“另类美”招人爱昭示创作心理演变
~~~——“另类美”招人爱昭示创作心理演变
     
2015年03月2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疯狂”并非梵高专利
——“另类美”招人爱昭示创作心理演变
寿达林
■ 动物也有情绪,它们的愤怒也成为了艺术表现的经典取材(图IC)
■ 美国雕塑家马克纽曼现代雕塑作品,似狼人般的形象着实有些疯狂得吓人(图IC)
■ 43岁的美国青铜雕塑家John Lopez用废旧农具金属创造了一系列的具有美感的艺术品,具有西部牛仔式的狂野美 (图IC)
■ 日本艺术家JIYUSEKI创作的“疯狂的石头”,让人见识到石头也能张牙舞爪(图IC)
■ 最近,伦敦最著名的百货公司之一Selfridges为Louis Vuitton与草间弥生的合作系列开设了一间极具梦幻感觉的概念店,将波点的“疯狂”带进了商店(图IC)
  ◆ 寿达林(纽约特约评论员)

  ● 编者按

  今年对于“梵高迷”来说是幸福的一年,世界各地的美术馆正纷纷举办丰富的活动来庆祝梵高162周年诞辰。而梵高的“疯狂”却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爱好表现“疯狂”的艺术家也不少,或许他们的成就不如梵高卓越,但他们的“疯狂”也很有味道。

  早有前人之鉴 

  更多是对社会的观察

  综观世界美术史,我们不难发现艺术家总是喜欢与“疯狂”挂钩,或许是因为创作就需要一点刺激,才能呈现出精彩的作品。早在“疯狂”的梵高之前,有关精神病的主题就早已被某些艺术家“相中”,比如充满好奇心的阿尔布雷特·丢勒,他所创作的版画《忧郁症I》出现在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还是显得有些惊心动魄。但凡对丢勒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丢勒不仅是个全才,更是个充满创意、与众不同的艺术家,他的版画之所以出名,除了精湛的画技,最重要的卖点就是背后神秘的隐喻。在15、16世纪,人们对于精神病仍抱有较大的抵触情绪,而这幅版画并没有直接描绘忧郁症病人,而是用一个介于人与天使之间的形象以及画面中各种元素的组合来让人揣测。尽管不少人研究此画更偏重于对画中密码的猜测,但从此画对精神病的反映去理解也很有意思。从画的细节可以看到《忧郁症I》对精神病的态度,是将其塑造成一个精通数学、建筑等方面的天才,这也是文艺复兴时期天才的典型形象,甚至有专家认为丢勒可能将自己的特点也影射在这个形象中。不过这位天才忧郁的源头却是因为无法继续创作,这种跌到谷底的绝望正是丢勒对忧郁症的解读,也就是所谓“不幸即是高贵”。因而此画也被视作当代心理学的开端,不难看出丢勒不仅是在进行艺术创作,更是在解读一种社会心理。 

  后有自我剖析

  疯狂的是我而非世界

  喜爱古典油画的观众都知道,大部分的艺术家都会创作自画像,这与西方艺术家热衷于剖析自身有关。而说到代表“疯狂”的自画像,有一个人非提不可。他有着透纳般的自信,有着卡拉瓦乔般的叛逆,有着莫奈般的才华,更有梵高般的疯狂,他就是居斯塔夫·库尔贝。身处19世纪人才济济的法国画坛,想要留名青史绝对要有过人的才华以及独具匠心的风格。库尔贝本身就是个样貌出众、才华横溢的“叛逆分子”,他的自画像系列有别于其他画家的侧坐像,他的自画像如同生活照一般,内容丰富,神情多变。最有名的就是那幅《自画像(绝望的男人)》了,这幅画颇为与众不同,不仅角度正面,且表情既狂喜又恐惧,加上抓着头发的动作,表现出一种病态的张扬,充满绝望。即便今天看到这幅作品,你也会觉得疯狂,谁会把自己画成一个“疯子”呢?没有一点疯劲儿,还真做不出来。可以说,库尔贝又是一位将天才与疯子画上等号的个例,他似乎在用他的自画像告诉世人:这个世界不疯狂,疯狂的只是我自己。

  更有后来居上

  张扬个性投射于物象

  到了本就“疯人”辈出的当代艺术,“疯狂”就更成为了艺术家的心头好,不少人还明说,他们这是在向前辈致敬。尽管遭人非议的不少,但其中也不乏精彩的作品。随着心理学越来越发达,艺术家也开始用各种形式来展现那些内心的、隐喻的内涵,视觉上的震撼最终也是想激起人们对于内心世界的理解与共鸣,这也意味着更多个性化的表现、个人化的思想成为了艺术家区别于其他人的标准。草间弥生的波点世界几乎已经在众多国家得到了认可,她那如来自童话世界的大南瓜,着上绚丽的色彩,营造出的梦幻空间得到了无数年轻人的追捧。如今,Louis Vuitton与草间弥生合作的波点系列在全球范围内总共开设了七家Pop-Up Store概念店。将波点的艺术发挥到了极致,密密麻麻的波点图案遍布于地板、墙壁和展台,最有趣的是概念店镇店之宝就是草间弥生本人——一个身穿红白波点装的“怪婆婆人偶”。尽管至今还有评论家认为草间弥生就是个“疯婆婆”,还认为她的波点世界会令密集恐惧症患者感到不安,但不可否认的是,草间弥生的个性已然成为了一种标志和潮流,毕竟,能引起全球范围内的追捧必然有其与众不同之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新民图视绘
   第A09版:大购网专版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动态/文娱圈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邮珍赏析/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名家示范/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拍卖俱乐部
   第B12版:广告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家装专版
“疯狂”并非梵高专利
真的是不愿画完吗?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B03“疯狂”并非梵高专利 2015-03-21 2 2015年03月2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