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3月2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半个世纪的情谊
钱汉东
  钱汉东

  老三届,是特殊年代留下的文化符号,当年他们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时光献给了农村“广阔天地”,把汗水和热血洒在祖国贫瘠的大地上。时隔半个世纪,当年在杨浦区育新中学毕业的68届学生和他们的老师迎来了难忘的聚会。

  这次聚会年纪最长是85岁的陈霓莉老师,她是我的班主任,她的到来,让我班同学喜出望外。大家围着陈老师问长问短,满头花白的男生们不约而同地向陈老师致歉,不懂事惹老师生气。我给大家披露不为人知的往事。

  那时学生都是用铝制饭盒带米蒸饭的。一次,我的饭盒不小心被打翻,中午只能挨饿了。陈老师闻讯后,立即领我去教工食堂,为我买了一块红烧肉、一份青菜、一碗汤、三两米饭,装饭菜的是一只青灰色的搪瓷碗,至今想来,我心头还是暖洋洋的。1969年元月,我要去淮北插队了,陈老师给我送来了一只手电筒和一本笔记本,并嘱咐我千万不要放弃学习。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陈老师的关心延续了半个世纪。有一年春节我去给她拜年,没想到她居然拿出了一本厚厚的剪报,里面收集的是我发表的文章,那一刻,我感动不已,一生中能遇上这么热爱学生的老师,真是我的幸运。

  教我班数学的曹珠耀老师,也是我很惦念的。如今她已满头银丝,但目光依然炯炯有神。她上课简单干练,几乎没有一句废话。说我的字写得漂亮。她的风格影响着我的处事方式。我很喜欢上她的课,那时我痴迷解题,每解出一题便兴高采烈。

  年逾古稀的祁若官老师,常在大楼操场南面双杠架旁与学生一同锻炼,那时他二十出头,热情满怀,操着苏北口音的普通话告诫同学,趁年轻时多读多背点东面。我就是从那时起背了不少唐诗宋词,这对我终身受益。这次聚会全仰仗陈同学张罗,终于心想事成。

  半个世纪,发生了多少故事,悲欢离合,大家讲也讲不完啊!难得的是,外表已显老态的68届插兄插妹,拥有着一颗年轻的心,面对一切磨难,并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以乐观旷达的心境从容面对,甚至无怨无悔,不向国家和社会提出任何要求,默默地承受一切的困难。这就是共和国培养出的一代骄子,永远的“老三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新民图视绘
   第A09版:大购网专版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动态/文娱圈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邮珍赏析/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名家示范/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拍卖俱乐部
   第B12版:广告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家装专版
泛黄却永不褪色
为民生服务扩容鼓与呼
半个世纪的情谊
西南高山铅来源
相貌问题
电影笔记本
蝙蝠与野马的故事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在三亚跳广场舞
今宵灯谜
新民晚报夜光杯B14半个世纪的情谊 2015-03-21 2 2015年03月2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