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清扫班的清洁工怎么和独居老人相识?这还要从前年的鲁迅公园闭园大修说起。当时已84岁的阎秀英每天都要到离家不远的鲁迅公园去锻炼身体,由于大修,阎秀英便将锻炼的场所“挪”到了家门口附近的轨交8号线曲阳路站前的空地上,踢踢腿、弯弯腰,累了就在附近的小超市门口坐一坐。那天,正在附近扫地的李德利看到老人想坐在超市门口的小凳上,便下意识地上去扶了一把,这一扶“扶”出了这个外来清洁工和独居老人特别的缘分。
阎秀英的子女有的在香港,有的住在其他地区。前些年,每年冬天阎秀英总要到香港去小住一段时间。近年来,随着年岁的增长,老人已经很少出门。几个在上海的子女虽然经常到老人家探望,打扫卫生、买点菜什么的,但毕竟不住在一起,平时有些什么事总得有人帮一把。自从认识李德利后,阎老太有什么事,总是请李德利帮忙,而李德利每次都二话不说地赶过去。
今年春节前,阎老太突然扭伤了脚,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有天老人想要买糯米粉包汤圆,便打电话给李德利请他代买,并告诉他在哪儿买、什么牌子。可当李德利骑着车赶到老人指定的甜爱路上的一家店后,却发现早已卖完。李德利便骑着车,在社区里一家家店寻找,直到买到了老人所要的牌子的糯米粉,送到老人家,这才安心回家。
其实李德利并不是只关照阎老太一个人,李德利打扫的街区大连西路(欧阳路至曲阳路)附近的居民都认识他。由于李德利先前曾经在上海做过修理工,修家电、修水电煤等都会,在居民们的眼里,他的“正式身份”是清扫工,另一个身份是免费修理工。大连西路257弄文宇小区有位70多岁的冀老伯,体弱多病,平时家里电视机坏了,水龙头坏了,大多是李德利上门修理。
李德利是位来自安徽的外来务工人员,说起这些年帮助上海老人的事,他总是说,这些都是应该做的。李德利告诉记者,他来上海务工十多年,曾得到过许多上海人的帮助。在生活陷入困境时,许多上海人,特别是欧阳社区的居民给他们一家捐钱,送米、送油、送衣服等,让他度过了难关,为此他深受感动。多年来,他心心念念想着如何去感恩,遇到有困难、需要帮助的人,总是会去帮一帮。他对记者说,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
特约通讯员 龙钢 本报记者 袁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