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上海初春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
打开手上这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优秀歌曲集《五月的鲜花》,耳边又响起那一首首熟悉的旋律,不由热血沸腾起来。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者的铁蹄肆意践踏东北大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华民族浴血反抗也沸腾到了顶点。从那时起,在烽火连天的岁月诞生的一首首抗战歌曲,就像一支支冲锋陷阵的“文化军队”,唤起了四万万同胞不屈不挠的斗志,谱写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不朽篇章。正如著名画家、音乐家丰子恺先生1938年在《谈抗战歌曲》中写到的,“抗战以来,艺术中最勇猛前进的要算音乐……只有音乐,普遍于全体民众,像血液周流于全身一样。”“在沿途各地逗留,抗战歌曲不绝于耳。”这是中华民族永志不忘的“音乐记忆”。
为重温这段“音乐记忆”,教育激励后人,上海音乐出版社和太平洋唱片公司经数年精心策划,编选出版了这本《五月的鲜花》。编选者从数以千百计的中国抗战歌曲和在苏联等反法西斯盟国广为流传的歌曲中遴选了70首经典作品,配上CD和相关链接的歌曲创作背景文字介绍,汇编成册,力求向读者提供一部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历史是不能忘记的。作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见证,入选歌曲集的不少作品都堪称中国抗战歌曲的“名片”,其中包括至今仍为大众耳熟能详、传唱不衰的《抗敌歌》《旗正飘飘》《救亡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松花江上》《大刀进行曲》《歌八百壮士》《长城谣》《在太行山上》《游击队歌》《延安颂》《新四军军歌》《歌唱二小放牛郎》《黄河颂》《保卫黄河》等作品。这些优秀抗战歌曲的歌词浅显直白,好懂易记,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鲜明的民族风格;旋律或刚劲有力,昂扬向上,或悲愤哀婉,催人泪下,或震撼心灵,使人奋起……当年它们都不胫而走,深入人心,产生过巨大的社会影响。
为凸显中国抗战的历史脉络,歌曲集收入的这些中国抗战歌曲,大致按照时间先后编排,以一首首歌曲组接成“音乐蒙太奇”,展示中国抗战的悲壮历史和抗战英雄的群体形象,再现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万众一心,不畏强敌,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的伟大民族精神。编选者还从表现抗战题材的《桃李劫》《地道战》《还我河山》等优秀影片中,选用了《毕业歌》《地道战》《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等脍炙人口的电影插曲。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同时表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歌曲集后半部分精选了部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题材的歌曲,如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神圣的战争》《卡秋莎》《我们一心只想着胜利》、英美二战时期歌曲《晾在齐格菲防线上》《莫忘珍珠港》、阿尔巴尼亚歌曲《游击队之鹰》、意大利歌曲《啊,朋友,再见》等。它们和中国优秀抗战歌曲一样,也都曾广为传唱,产生过广泛影响,相信会受到广大音乐爱好者特别是青少年的欢迎。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曾响彻中华大地的抗战歌曲和以苏联为代表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优秀歌曲,是历史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些表现人类进步的时代强音至今仍在十三亿中国人的心头激荡、回唱,特别是优秀的中国抗战歌曲蕴含着伟大的抗战精神,包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其独特的历史传承价值和不竭的艺术生命力,将永久地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民族存亡的最后关头,中华民族万众一心,抱定了血战到底、抗战到底的信念,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篇章,并最终取得了完全胜利。今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咏唱这些优秀歌曲,重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将激励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万众一心的精神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