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5月0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父亲的“劳动节”游园票
陈佳
■ 1977年劳动节游园票
  ◆ 陈佳

  父亲有一枚书签,一直被他奉若至宝。其实严格来说,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书签,而是一枚“劳动节”游园票。

  这枚长方形的游园票材质为硬卡片纸,采用烫金凹凸版技术印刷,约五分之四的版面都采用大红为底色。票的顶端印有当年的流行标语,字的下方是一对身着盛装的青年男女欢歌载舞的图案。票的底部标明了主题和印制单位,我们可知这是上海市杨浦区为了庆祝“五一劳动节”举办的游园活动。

  父亲告诉我,这枚游园票背后还有一段小故事。

  那还是1977年,其时,父亲正在上海市杨浦区中纺机械厂当学徒工。“五一”前夕,厂工会从上总杨浦区办事处领到了几张游园会的入场票,准备发给厂里的几位先进工作者,以此表彰优秀劳动者,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对于刚走进大都市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的父亲而言,“游园会”无疑是神秘而又神圣的。父亲的师傅老赵是厂里的“老先进”,每年都有参加游园活动的资格,看着师傅手里的游园票,父亲眼馋得直流口水。赵师傅看出父亲的心思,却没有做声,而是独自去找了厂工会主席。作为一种“政治荣誉”,游园的资格是不可以转让的,有时出于人性化考虑,也只容许携带家眷一人。赵师傅磨了半天嘴皮,工会主席算是同意了,但叮嘱要对外“保密”。

  在赵师傅将游园票递到父亲手里的那一刻,父亲紧握着师傅长满老茧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师傅还语重心长地说:小陈啊,侬以后一定要用心工作咯,争取明年自己当先进,堂而皇之地去游园。

  就这样,父亲参加了平生第一次游园活动,和全区各条战线上的劳动者们共同欢度佳节。而这张游园票,也被父亲作为书签保存了下来,尽管之后几度辗转,直至回到家乡工作,都不敢遗弃,珍藏至今。

  其实,对于一生不事收藏的父亲来说,这枚普通的游园票不仅见证了共和国的一段历史记忆,更饱含着一位老工人的真情。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新民资讯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家装专版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评论
   第A14版:动态/文娱圈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新民俱乐部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邮珍赏析/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拍卖&画廊俱乐部
   第B12版:广告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目击
窥一片知全身
父亲的“劳动节”游园票
香远益清
根艺《布袋和尚》
范娟及其壶艺印象
新民晚报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B10父亲的“劳动节”游园票 2015-05-02 2 2015年05月0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