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与一帮女人聚会,一淘妹奶着孩子呢,向往姐妹疯,把娃托给婆婆,来了。人是来了,却安不下神。一会一个电话,跟婆婆保持热线联系。中午饭点、晚上饭点均飞奔回家,奶娃娃,再回来陪我们。有更小的妹妹无限同情,问她:“姐,想当年,你天马行空,现如今这般不自由,你为啥要结婚?”淘妹羞涩一笑:“冲动呗!”
想想自己的婚姻,还真是不来点冲动就结不了婚。
先生是我的初恋,我是不是人家的初恋不知道,压根就不问,俗,无意义。我知道他是我的初恋就行了。初恋可以理解为最初的美好,也可以理解为缺少经验,谈恋爱谈到一定程度,他说我们结婚吧,我说好,咱谈恋爱不就是奔着结婚去的嘛,咱这代人思想还比较保守,一切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我说了个好之后,剩下的不晓得还需要做什么。倒是先生忙呢,忙着跟单位借房子,忙着自己搞粉刷,忙着请在造纸厂上班的朋友带些硬纸条回来打天花,忙着借钱订酒席……我没有半点不高兴,觉得结婚就是自己自力更生,另起炉灶,当然不需要搜刮父母。新时期新女性,更视三金四银等聘礼为俗气。我们的结婚,就是有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小窝,墙壁刷刷白,顶子不落灰,就可以了。为这简单的目标,我跟在先生后面像跟差的,他说睡觉我给递枕头,配合默契,就这样简简单单把婚结了。
回顾二十年婚姻,吵过架斗过嘴生过气,就是没后悔过。前不久还写了封感谢信给老公,这么多年他对家庭用心出力,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他自己呢,挣得最多,花得最少,尤为难得的是对我还和二十年前一样,该疼疼,犯错误时骂。正是在他的鞭策下,我才从一乡下野丫头成为今天知性有修为的职业女性,而不像某熟人,一毕业就通过关系分配在城里工作,可二十年下来,举手投足还是某村某组陈山家的二丫头。
若是在结婚前,考虑太多,或许,就结不起来了。单说准备房子,若不是相信自己和自己嫁的这个人,不仅面包会挣来,房子也会挣来,单等着对方准备好房子来娶亲,会发现人的欲望没有这么容易满足。没房子希望有房子,房子小了希望有大房子,等准备好大房子,你又觉得别人的房子在市区黄金地段,你的在城郊结合部。一比比出一万个不满意,进而感慨钱真少人真累。婚姻只与感情的关联度最大才是婚姻的本意,一旦纯粹以物质量化,一起搭伙过日子的意愿会大受打击。
去结婚吧,趁着还想结婚的时候,冲动一把。当所有的衡量毫厘不差的时候,也许你就不想结婚了。